图片AI生成:袁野
上任以来,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抛出了一系列打压两岸交流的恶政。最近,他公布了所谓“17项策略”,对持有大陆签发证件的台湾民众进行更严格的审查,加强对岛内艺人言论的监控,对两岸在宗教、文化、教育和经济领域的互动设立更多障碍。这些措施引发了人们对两岸关系及岛内社会环境的担忧。
观察人士指出,这些政策反映了民进党当局对两岸接触的恐惧和仇视。赖清德为掩盖施政无能,屡屡运用权力大棒打压两岸交流,仿佛恨不得立刻锁死两岸民众往来的大门。这些倒行逆施之举可能给台湾带来难以预测的经济和社会后果。
赖清德当局图谋“两岸脱钩”,对台湾经济的冲击尤其明显。分析人士认为,许多台湾企业长期与大陆保持着紧密联系并从中受益,但赖清德当局对两岸商业往来施加更多限制,可能阻碍投资,增加在两岸运营企业的不确定性,最终伤害台湾经济。此外,许多台湾青年希望在大陆寻找职业机会,这些限制将大大压缩他们的发展空间。
明眼人都能看出,“17项策略”正在推动台湾走向“准戒严”,赖清德就是要让两岸交流进入“大限缩、大倒退”的境地。
然而,经历过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繁荣局面,广大台湾同胞早已深切体会到“两岸关系好,台湾才会好”。数据显示,2024年,两岸人员往来超过440万人次,同比增长53.8%;其中,台湾同胞来大陆402.3万人次,同比增长54.3%。可见,民进党当局打压两岸交流的蛮横行径违背了台湾主流民意。
开历史倒车、逆潮流而动,终将被民意抛弃,最终逃不过被时代洪流吞噬的命运。继续顽固推进危险路线的赖清德,无异于在玩火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