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上娱乐网 花上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头条 »

原创 不到24小时,央媒两次点名周深,歌坛地位一览无遗,那英没说错

11月9日,周深的名字一天内两次出现在《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中——全运会主题片旁白和开幕式主题曲演唱的双重任务,让他成为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歌手。 但少有人知的是,这个如今被央媒频频“偏爱”的国民歌手,十年前还因嗓音被嘲“不男不女”,甚至因身高被音乐学院拒之门外。

11月9日上午,《人民日报》发布预告,周深为第十五届全运会主题片献声旁白。 全运会作为国内最高规格的综合性赛事,其主题片旁白需同时具备声音辨识度与家国情怀的感染力。 周深的嗓音与“千年潮汐”“同心礼花”的意境融合,被评价为“清澈中见力量,温婉中藏辽阔”。

当日下午,央媒再度发文,宣布周深与单依纯在主火炬下唱响主题曲《天海一心》。 这一环节是开幕式的核心焦点,对歌手的选拔标准极为严苛,需同时满足“根正苗红”与“实力顶尖”。 周深的辽阔声线与单依纯的清亮嗓音形成互补,将“心手相连”的主题演绎出凝聚感。

此次双重点名并非偶然。 11月8日,《人民日报》已连发三条博文预热周深的表演。 更早的11月3日,其官方账号还以周深弹唱的《成都》作为晚安曲推荐。 央视亦多次在晚会、公益宣传中循环播放其作品,如《灯火里的中国》《和光同尘》等。

周深与央媒的深度合作可追溯至2021年。 当年他首次登上央视春晚,与张也合唱的《灯火里的中国》成为现象级金曲,此后被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收录。 2024年,他接替李谷一在春晚压轴演唱《难忘今宵》;同年,其作品《我的答案》《梦想指路》分别成为人民检察概念曲和冬奥宣传曲。

国际舞台上,周深三次受联合国邀请献唱:2021年COP15主题曲《和光同春》的MV在海外播放量破500万,被BBC纳入“年度文化事件”;2024年中文日演唱的《和平颂》获联合国总干事称赞“重新定义文化传播方式”。 2025年,他参与的中国电影主题航班双语播报再获央视专文点赞,成为文化输出的典型案例。

周深出生于湖南山村,童年因父母外出打工成为留守儿童。 青春期时,他因未变声的童嗓被辱骂“娘娘腔”,初中三年不敢唱歌。 高考后,他远赴乌克兰学医,为赚生活费曾搬运干尸,甚至遭遇“尸体耳朵长蘑菇”的恐怖场景。

因热爱音乐,他毅然转学声乐,却因训练过度患上声带小结,一度失声。 2014年,他在《中国好声音》舞台以《欢颜》惊艳四座,却止步16强。 导师那英的“对不起,我选李维”让他跌入谷底,但也成为鞭策。

转机出现在2016年。 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的印象曲《大鱼》让周深走红,歌曲尾声的美声吟唱被乐评人称为“一个人的唱诗班”。 音乐人高晓松自掏腰包为他制作专辑,称其声音是“稀缺资源”。

周深的音域横跨三个八度,能灵活运用强混、弱混、头声等技巧。 在《达拉崩吧》中,他一人分饰五角;《光亮》融合戏曲腔调与现代音乐;九语版《Let It Go》展示其语言天赋。

乐评人分析,周深创造了“女声男唱”的奇迹,结合男声的厚重与女声的细腻。 其“三维共鸣体系”(鼻腔、头腔、胸腔协同)与精准的气息控制,使声音既能空灵如《大鱼》,又能厚重如《和光同尘》。

近年来,周深为《大江大河2》《流浪地球2》等影视作品演唱OST,被业内称为“流量保证”。 2024年,他凭借《小美满》在腾讯音乐榜连续27次夺冠;专辑《反深代词》销售额破5000万,创数字专辑纪录。

其《大鱼》《灯火里的中国》等四首作品被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材。 合肥师范学院副院长康勤评价,周深的作品实现了“流行性与教育性的完美结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花上娱乐网 » 原创 不到24小时,央媒两次点名周深,歌坛地位一览无遗,那英没说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