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 题:台风“桦加沙”影响减弱 多地交通运输有序恢复
新华社记者叶昊鸣
随着第18号台风“桦加沙”强度持续减弱,广东、深圳、海南、福建等地有序组织船舶复航、港口复产、项目复工。记者25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目前广东所有高速公路恢复通行,所有港口恢复作业,城市轨道和城市公交也均已恢复运营;福建4条“小三通”客运航线恢复通航,琼州海峡客滚运输于25日15时复运。
据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复运前,海南海事局对琼州海峡航道、锚地、施工水域开展了全面巡航,重点排查航标移位、航道碍航物等台风可能引发的隐患。海事执法人员第一时间登上客滚船检查船舶动力系统、导航通信设备等关键部位,监督船舶落实好开航前自查工作,杜绝船舶“带病”运营,全力维护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复运安全平稳有序。复运时,海南海事部门加强航道巡查与现场检查,保障安全有序疏运待渡车辆及旅客。
广东海事局按照“分批分类、逐步进行”的方式,自25日起对7300余艘避风船舶进行疏港。优先解除珠江口、西江干线等关键水域交通管制,对珠江口水域船舶按照“先外后里”“先出后进”原则疏港;深中通道至黄埔大桥水域按照“由外到内”顺序分批疏导主航道及附近锚地船舶;西、北江流域遵循“先下游、再上游”“先干流、后支流”“先出海航道后港内水域”原则对5500余艘船舶有序疏港。同时,采取解封下行船舶、禁止上行船舶举措,不断对航经桥区水域的重点船舶开展“一对一”提醒,营造有序通航秩序。
深圳海事局于24日解除防台风应急响应,利用智慧监管平台、甚高频等手段,优化水上交通组织,做好船舶疏散和生产调度。协调港口、引航等部门做好船舶疏散和生产调度,开通重要民生物资“绿色通道”,对电煤、LNG等关键物资运输船舶实行“优先核查、优先引航、优先靠泊”,部署海巡船艇开展相关船舶进港现场护航警戒,强化应急保障。
福建海事局于24日解除防台风应急响应,福建沿海71条客渡运航线已全部恢复运营,4条“小三通”客运航线恢复通航。沿海港口码头、水上施工作业项目恢复正常生产作业,在锚地避风的船舶陆续疏散出港。船舶疏港期间,海事部门持续加强交通组织调度和通航秩序维护,优先保障群众水上出行和民生物资运输,确保进出港船舶航行有序。
据了解,台风“桦加沙”25日在广西再次登陆。受其影响,广西及南海、北部湾仍有风雨天气,中央气象台25日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台风蓝色预警。
25日上午,交通运输部持续调度受影响地区,要求各地针对交通基础设施受损情况加紧抢通修复,为复工复产做好交通运输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