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上娱乐网 花上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头条 »

乌蒙深处深在哪?《乌蒙深处》热播,观众“种草”贵州

28集乡村振兴题材电视剧《乌蒙深处》正在央视1套黄金档热播。从11月12日首播开始,该剧凭借精彩剧情与独特魅力,在黄金时段连续两日登上收视率日冠;芒果站内播放达1.2亿次,登站内热搜榜TOP2;猫眼全热度全网曝光累计超2.87亿次,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

这部电视剧既呈现贵州毓秀山水,也展现蓬勃发展气象,既聚焦民族文化传承,也关注个体心灵的感受与成长。随着《乌蒙深处》的播出,引发了人们对乌蒙深处深在哪的好奇和探寻。乌蒙大山不再是神秘的群峰,那些深藏于山水肌理、文化根脉、人情暖意与时代变迁里的厚重与鲜活,借由镜头流转层层铺展,鲜活勾勒出新时代贵州的山乡图景。

乌蒙深处深在山水:这里有天然的治愈画卷

乌蒙深处,有贵州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剧中的每一处取景都是剧集的“隐形主角”,让观众可以跟着镜头“游览”贵州。

当男主麻青蒿从城市回到家乡,举起手机直播的那一刻,乌蒙的美便有了“互动感”。乌江百里画廊的碧波蜿蜒在群山之间,两岸青山叠翠、云雾缭绕;毕节化屋村依山而建,青瓦木屋错落有致。

女主衮月亮每次回家必经的吊水岩瀑布光影灵动,水珠溅落在石阶上的晶莹,让“回家的路”充满了诗意。观众在观剧时仿佛身临其境,感受着乌蒙山区独有的清新与壮阔,也读懂了这片土地为何能让人念念不忘、心生眷恋。

水雾朦胧的吊水岩。图源网络

事实上,贵州早已是影视剧的“天然摄影棚”。电影《无名之辈》让都匀西山大桥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电视剧《陈情令》的爆火更让无数“陈情女孩”循着剧中的“云深不知处”,在贵州的青山绿水间寻找仙侠意境;此外,《庆余年》《路边的野餐》《利剑玫瑰》等都让贵州的山水一次次在银幕上绽放魅力。

“《乌蒙深处》展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贵州。剧中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改变了大众对贵州的固有印象,带来了直击人心的治愈感。我看到很多网友将其称为‘去有洋芋的地方’,很有意思,多了几分可爱的烟火气。”贵州籍知名编剧饶俊说。

乌江源百里画廊化屋景区露营基地壮美如画。史开心 摄

随着《乌蒙深处》的热播,再次掀起打卡贵州山水的热潮。小红书、抖音上满是观众的“求址”留言:“截图里的村子也太好看了!求具体取景地,我要去打卡!”“羡慕贵州的孩子,每天睁开眼就能看见这么美的风景,也太幸福了吧!”#跟随乌蒙深处看贵州风景#乌蒙深处取景地美到窒息#等话题更是接连登上快手文娱榜、微博热搜,让“去贵州赴一场山水之约”成了许多人的心愿。

乌蒙深处深在人文:这里有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

乌蒙深处,有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瑰宝藏在一针一线的细腻纹路中,在一曲一调的悠扬旋律里。这些文化元素在剧中没有刻意堆砌,而是融入剧情的肌理,让非遗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生活场景。

剧中,衮月亮在学校教孩子们苗绣时,详细讲解苗绣图案的意义。“苗绣的图案都有具体的指代和含义,蓝色和绿色的线代表长江,黄色的线代表黄河,每一个三角图案都代表着一座座大山……咱们苗族先民在迁徙的过程中以针为笔、以线为墨,记录生活中的所见所感,还有对大自然的喜怒哀乐。”这个场景让不少网友表示“涨知识”:“以前只觉得漂亮,原来苗绣的图案还有这些含义”。

除了苗绣教学的细节,剧中260套定制民族服饰也十分惊艳。毛晓彤饰演的衮月亮所穿的苗族戏服之一重达30斤,工艺精湛。剧中多次呈现绣娘们绣的鸟、蝴蝶、鱼龙等具有象征意义的苗绣纹样,每一针都凝聚着苗族先民的审美与智慧,是民族文化的鲜活载体。该剧首播当天。#毛晓彤苗族服饰#话题登上快手文娱榜TOP2,抖音平台#乌蒙深处民族服饰美学图鉴#词条吸引590万余人观看。

除了服饰美学,剧中穿插的《水西谣》《春之歌》《山之轻语》等少数民族歌曲,旋律悠扬婉转,带着清新与质朴,余音绕梁间让人感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音乐一响就对味了”“又好听又治愈,很用心”,观众的留言道出了共鸣的力量。

乌蒙深处深在人心:这里有纯粹质朴的人情暖意

乌蒙深处,有人与人之间纯粹真挚的情感,藏着最动人的烟火气。

剧里的乌蒙村,没有钩心斗角的算计,只有互帮互助的温情。衮月亮获得“全省刺绣金奖”后,绣坊的绣娘第一时间来为她庆功。乡亲们会为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搭把手,会为遇到难处的邻里送温暖,这份不计回报的朴实与善良,成了最打动人的情感共鸣点。

剧中的场景,也力求还原生活的真实。饭桌上,塑料瓶里装着的“水花酒”是贵州人待客的家常;赶大集时,凑着热闹看爆米花、排队剪头发、挑新鲜蔬菜的画面;村里随处可见的牛羊鸡鸭,绣娘们被染料染成蓝色的指甲,每一个细节都透着烟火气。有观众说:“这个剧完全不像演的,更像贵州人的生活写真。”也正因这份接地气,网友评价其“兼具《我的阿勒泰》的治愈感与《去有风的地方》的奋斗感”。

这份真实的温暖,不只是戏里的情节,更延续到了戏外。秦俊杰曾坦言,在拍摄期间被村里人的热情深深打动。剧中的“乌蒙三棵草”与衮月亮,带着对家乡的热爱扎根山野,用韧劲与担当想要改变家乡面貌。戏外,衮月亮的原型——化屋村的绣娘杨文丽改良苗绣图案、对接市场,让曾经“养在深闺”的苗绣,成了“指尖生金”的富民产业。“剧里的故事,就是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杨文丽表示,“希望全国观众能通过电视屏幕,读懂我们苗绣里的文化密码,看见我们村寨的新生活。”

苗族绣娘参加刺绣技能大赛。龙梦前 摄

戏里戏外的这份赤诚与坚守,让人成为乌蒙深处最珍贵的宝藏,也让观众读懂了这片土地的凝聚力与生命力。

乌蒙深处深在变迁:这里有踏浪而行的时代脚步

乌蒙深处,有时代发展的印记,是基建赋能下的蝶变与新生。

剧中出现的鸭池河大桥,横跨峡谷、气势恢宏,不仅是贵州基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更成为连接山里与山外的致富桥。男主角麻青蒿从城市离职后,能直接开车顺利返乡。这份便捷背后,是贵州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如今的贵州,早已不是“地无三里平”,而是靠一座座大桥、一条条公路,在群山之间铺就了“高速平原”。

乌江沿岸眺望,美景动人。陈曦 摄

这些看似不经意点缀在剧情中的小细节,生动展现了贵州的时代变迁。“悬崖村”不再是与世隔绝的,而是在基建赋能下焕发生机的新家园。这份变迁,让乡村振兴具象化,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图景。

“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花江峡谷大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李允凤 摄

乌蒙深处日新月异的发展,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不久前,香港电影发展局主席王英伟在贵州考察时感叹:“我希望带更多香港电影从业者来这里,挖掘好故事、定格好风景,让贵州的人文之美、山水之韵通过香港电影走向世界。”他表示,贵州的桥梁资源独一无二,若用于电影取景,拍出来的画面肯定惊艳。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明雪

编辑/赵珊珊

二审/姚曼

三审/陈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花上娱乐网 » 乌蒙深处深在哪?《乌蒙深处》热播,观众“种草”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