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最近热度最高的综艺,非芒果台的《披哥》莫属了。作为一档老牌综艺,它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在节目市场中几乎是独一档的。要知道,当年第一季凭借一波强烈的回忆杀直接问鼎综艺榜首,这么多年过去,依然无人能够撼动它的地位。转眼间,《披哥》已经来到了第五季。
按照常理,综艺节目越往后越容易疲软,尤其像《披哥》这样的人气大IP,选人越来越难是最大的问题。第一季时娱乐圈资源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谁都能请到。但经过几季消耗,那些大咖要么早就来过,要么明确表态不参加,节目组的难度自然加倍。所以我们能看到,返场的老哥哥越来越多。观众起初还能被“回忆杀”感动,如今则渐渐产生了审美疲劳。毕竟大家都希望在节目中见到新鲜面孔,甚至希望那些熟悉的哥哥们能够走出舒适圈,带来新的突破。如果永远是同样的几张脸,再怎么有情怀,也难免让人直呼“没劲”。
这一季尤为典型。节目组一口气请了28位哥哥,其中有14位是老面孔。网友们调侃这是“回锅季”,看到他们登场,不再有那种热泪盈眶的情怀,只剩下“怎么又是你们”。而另一边,节目组还大胆打破设定,直接把年龄线拉到30岁以下,甚至邀请了TOP登陆少年这样十八九岁的弟弟团体。看到这些青春洋溢的小伙子,观众一开始全都懵了:这不是《披荆斩棘的哥哥》吗?和弟弟有什么关系?
然而看了几个舞台后,不少观众又被他们的表现折服。毕竟身为专业练习生出身,他们唱跳俱佳,表演极具观赏性。但也有声音指出,这恰恰违背了《披哥》的初衷。毕竟男团训练唱跳是本职工作,他们轻松完成的舞台并不能算作突破。相反,节目真正的魅力,是那些从来没唱跳过的哥哥们,咬牙练习,带着岁月沉淀后的魅力站上舞台,用实力和真诚打动观众。至于TOP登陆少年,唱功相对偏弱,更难达到观众心中“哥哥质感”的标准。这不能怪他们,只能怪节目组资源紧张,找人越来越难。
说到本季节目,目前已经进行到“二公”选曲环节。游戏环节依旧是综艺的看点——这次采用了“火焰盲盒比拼”的方式:每轮开放30个盲盒,每队最多买六个,每个盲盒45活力值。开出的数字卡牌由代表上桌比拼大小,胜者优先选歌。听上去很有策略感,但有一位哥哥的表现尤其有意思,那就是张智霖。
张智霖的操作堪称“表面糊涂,实则清醒”。从规则上看,六个队伍只需要打三轮就能分出结果。很多团队在赛前做了战术安排,比如INTO1和TOP登陆少年选择首轮不上桌,觉得避开激烈竞争更保险。而张智霖的想法完全不同:三轮比赛,他每轮都直接上场,看似“莽夫”,实则透着一种无所谓的清醒。
第一轮,他只买了四个盲盒,却直接开出了两个最大的“10分”,按理说稳赢。偏偏对手也抽到了同样的高分,平局后比拼剩余牌面,结果惜败。这种情况可以说是“非战之罪”。如果规则允许持续加购,张智霖的运气完全可能逆转局面。第二轮、第三轮,他依然坚持自己思路,最终战队虽然垫底,没有选歌权,但换个角度看,他的判断并不糊涂,而是输在了规则与概率。
从整体来看,这一季的《披哥》既有争议也有看点:老哥哥扎堆让人腻味,弟弟团登场引发争论,而像张智霖这样“看似糊涂”的操作又成了观众茶余饭后的谈资。或许,这就是这档综艺始终热度不减的原因——无论是情怀、青春,还是意外的小插曲,总能让人津津乐道。
你要不要我帮你把这篇再写得更“八卦娱乐化”,比如加一些调侃语气和网络热梗,让它更像是娱乐号的爆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