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上娱乐网 花上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头条 »

原创 春晚的常客,爆火的综艺基本都有她,那消失的这一年她在干什么呢?

前言

要说观众熟悉的“喜剧女王”,贾玲一定榜上有名。

不仅是春晚的常客,各大爆火的综艺都有她的身影。

作者-山

88亿票房女王突然消失,真相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2024年春节档落幕,贾玲再次站在了中国电影史的高光时刻。

《热辣滚烫》34.6亿的票房数字,让她的总票房成绩定格在88.73亿,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好莱坞女导演平均需要15年才能实现商业突破,而贾玲仅用3年时间就达到了百亿票房成就,在亚洲女导演中排名前三。

按照常理,这应该是疯狂接戏、趁热打铁的黄金时期

但贾玲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

她彻底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不上综艺,不走红毯,连春晚都不参加了。

这可是那个曾经被称为"国民开心果"的贾玲啊,从2010年春晚开始,她几乎是中国喜剧界最活跃的面孔。

观众习惯了她胖胖的身影在舞台上逗乐,习惯了她在综艺里毫无偶像包袱的表演

可突然间,这个总是笑嘻嘻的女人不见了,就像从地球上蒸发了一样。

网上开始有各种猜测,有人说她可能复胖了不敢露面,有人说她江郎才尽了。

更有人恶毒地评论,"瘦了之后的贾玲没有以前好笑了,还是胖着的时候有喜感"。

这些声音刺耳吗?当然刺耳,但贾玲选择了沉默

真正了解内情的人知道,她这一年并没有闲着,而是在筹备一件大事

8月20日,当"《转念花开》杀青"的消息传出时,所有人才明白她的选择

这不是退缩,这是一个成功者在巅峰时期的主动转身

20年讨好观众的贾玲,终于为自己活了一次

要理解贾玲为什么选择"消失",就必须了解她这20年是怎么过来的。

2001年,贾玲考上中央戏剧学院,本来想学戏剧表演,结果因为母亲的误解进了相声班

在那个年代,女性说相声比大熊猫还稀有,同行一句"像女人走错澡堂子"的调侃,道尽了她的尴尬处境

北漂初期,她白天在电视台写剧本,晚上在剧组当助理,最窘迫时兜里只剩30元

连续一周靠馒头充饥的日子,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让观众喜欢自己。

于是,她开始刻意迎合观众的期待,用自嘲、扮丑、甚至贬低自己的方式来讨好所有人。

在后来的采访中,她坦率地承认:"以前拍综艺大家都会时常处在尴尬氛围里,我就会冲在前面讲笑话。"

甚至有时候她会故意贬低自己给他人解围,用扮丑来逗观众乐呵

这种讨好型人格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现实原因,没有背景的她只能靠不断努力让观众看到最好的自己

但她内心的苦楚又有谁知道呢?面对别人的嘲讽,她怎么可能没有听出言外之意

只是她不能表现出一点不开心,她必须咽下这些话,转而在台上哈哈大笑。

用笑声掩盖自己的悲哀与苦楚,这或许就是喜剧演员最大的悲哀

2001年母亲李焕英的意外去世,成为她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她突然意识到,一直追求观众的看法,连母亲在世时都没有好好对待过她。

《你好,李焕英》的成功,让她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和底气

她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才能为自己活一次

从搞笑到深度,她用新片证明了什么叫真正的导演

当贾玲宣布《转念花开》杀青时,很多人都懵了

反传销题材?这还是那个胖胖的搞笑贾玲吗?

从《你好,李焕英》的母女情深,到《热辣滚烫》的励志减肥,再到《转念花开》的社会现实

贾玲的创作轨迹清晰地显示着一个事实:她正在从纯娱乐向深度表达转型。

这种转型在当下的电影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2024年女性导演作品市场占比较2020年提升了45%

而贾玲选择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正符合当前电影市场向内容品质回归的最新动向

《转念花开》的演员阵容更是证明了她的野心:张译、杨紫、张小斐、王骁。

这不是随便凑的班底,而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实力派组合

张译擅长塑造正面角色,在这类题材中得心应手,但作为实力派演员,他也可能会有突破性表演

杨紫继《热辣滚烫》后再度合作,据说这次会有很大的反差,她也喜欢挑战自己

更重要的是,贾玲将大碗娱乐的持股比例从65%提升至100%,获得了对内容质量的绝对把控。

她解散了艺人经纪业务,不再与张小斐、许君聪等艺人续约,转而将资源集中于内容制作

这意味着她放弃了每年数千万的综艺收入,选择在内容领域创造更大价值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评价:"贾玲代表了中国女性电影创作者从娱乐转向表达的重要转折。"

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专注自己":把重心放在自己的发展上,才能够真正的开心

这种"专业团队+明星阵容"的组合,正是她对冲市场风险的策略

贾玲的选择,正在改变整个娱乐圈的游戏规则

贾玲的转型不是孤立事件,而是整个时代变化的缩影

业内预测,《转念花开》有望推动反传销题材电影发展,她的成功模式可能影响更多演员向导演转型

但现实很残酷,2024年春节档后多位喜剧演员尝试转型导演,成功率却不足20%

贾玲的成功,源于她找到了从"迎合市场"到"表达自我"的平衡点

她没有完全抛弃喜剧基因,而是在深度内容中融入了自己的表达理念

这种转变对整个文化产业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开始反思: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

是满足所有人的期待,还是在有能力选择时,勇敢地选择做自己

贾玲用自己的经历给出了答案:真正的成功不是让所有人满意,而是实现自我价值

这种价值观的转变,正在社会各个层面产生涟漪效应

从职场中的"996"争议,到社交媒体上的"躺平"讨论,都反映着当代人对成功定义的重新思考

贾玲的选择预示着一个趋势:社会对成功的定义将从单一标准走向多元认知

她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票房数字上,更体现在价值观念的引领上。

如果《转念花开》在2026年春节档上映成功,贾玲将成为中国首位百亿票房女导演。

但比这个纪录更重要的是,她正在用自己的选择告诉所有人:

有时候最大的勇气不是冲锋陷阵,而是在所有人期待你继续表演时,安静地走向幕后

这种勇气,正在感染着越来越多渴望突破标签束缚的人们

结语

说到底,真正的成功从来不是让所有人满意,而是在有能力选择时,勇敢地选择做自己

贾玲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最大的勇气不是冲锋陷阵,而是在所有人期待你继续表演时,安静地走向幕后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你会选择继续戴着面具讨好世界,还是摘下面具做回真实的自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花上娱乐网 » 原创 春晚的常客,爆火的综艺基本都有她,那消失的这一年她在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