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上娱乐网 花上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头条 »

原创 《蛟龙行动》砍掉16分钟,新版会删减哪些内容?

8月18日,《蛟龙行动》(特别版)的发行通知出炉,两个重大变化,增加了48帧版本,片长缩短了16分钟,“特别版”时长130分钟。

种种证据表明,8月30日上映的特别版绝非“剩菜”重新端上桌,而是重新剪辑、重新制作,在叙事和画面呈现上都会有较大的调整。

如果只是片方强调“特别版”这个概念,可以理解成是宣发需要,试图吸引观众买票进场。

但专业平台也将春节档上映的《蛟龙行动》和这次特别版区分成两部不同的电影,而且也下发了两份不同的发行通知,证明确实是两部不同的电影。

我不是很清楚电影局的要求,有清楚的朋友欢迎留言交流。是不是内容有改动才需要新的发行通知,或者说只要内容有个改动就需要重新申请?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重映时因为没有内容改动,就没有新的发行通知。

言归正传,缩短了16分钟,让我对《蛟龙行动》特别版兴趣大增。

减掉的16分钟会是哪些内容,其实不难猜。

片方在官微给出了关键词,“叙事更聚焦、技术更极致、视听更沉浸”。

第一张图是“叙事升级,直入高燃战场。优化剧情,开篇即引爆蛟龙X潜艇史诗级协同作战,全程无尿点。”

这里展开说一下。《蛟龙行动》因为撤档,春节期间看过的观众还不是很多。我是在春节前的点映看的IMAX厅,细节稍有模糊,但故事线依然记忆清晰。春节上映的版本,开场是油田大营救,用来呼应《红海行动》开场的货轮营救人质及射杀海盗,之后是展现蛟龙小队训练和对抗的戏份,也就是剧照里,于适饰演的韩骁在汽车上举枪转身射击的那部分。

虽然我坚持认为用来强化人设和人物关系的这段戏有存在的意义,但片方的“叙事升级,开篇即引爆蛟龙X潜艇史诗级协同作战”让我猜测不但训练的戏份会被拿掉,段落也会有很大的调整,很可能开场就是后面蛟龙小队和龙鲸号协同作战的高潮戏份,而原本开场的油田营救,会不会后移?

而且,16分钟的时长不短,电影重新剪辑肯定剪掉了很多拖慢节奏的文戏,听取观众意见后会大幅改良,比如不少观众吐槽的“吹口琴”段落大概率是没有了,敌军潜艇内的戏份估计也会删减不少。

甚至合理猜测,特别版会删减比我们预想的更多内容,可能不止16分钟,因为另一边还有可能会增加内容。

记得春节上映后,有声音表示蒋璐霞饰演的佟莉下线突然、戏份太少,这部分是不是有可能增加的可能性?

总之,回想春节前看《蛟龙行动》的观感,大场面很多、高能桥段很长,就算不做别的改动,只是剪掉16分钟文戏,基本就能实现“全程无尿点”了。而剪辑其实是和拍摄一样重要的创作,能够完全决定电影的剧情走向和故事线发展,否则好莱坞就不会有“最终剪辑权”之争,诺兰也不至于在《奥本海默》里用几次黑场表达不满了,很期待《蛟龙行动》130分钟的版本。

再来说另一个变化,48帧。

高分辨率和高帧率一直是近年来电影技术更新的目标,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和《双子杀手》直接把技术指标提升到4K/120帧。

所谓“每秒24格的真理”,技术角度来看还真就不是真理,24帧只不过是能让固定照片变成流畅画面的最低帧率,目的是胶片时代可以最大程度缩减拍摄成本。到了数字时代,帧率早就该升上来了。

徐克2008年的《女人不坏》差不多是第一部用数字摄影机拍的国产电影,17年过去,24帧还能持续这么多年,症结在于摄影机拍摄素材不增加成本,但后期制作要增加啊!特别是一帧帧处理的特效镜头,高帧拍摄会大幅增加后期制作的时间和成本。所以陈可辛的《夺冠》当时想过拍更高帧率,可以让排球比赛看着更舒服、更流畅,但受限于后期制作压力,最终还是选择了48帧。

所以海报上的“动作场面丝滑如瀑,子弹轨迹、近身格斗清晰可见”不是噱头,48帧的版本就是这样的效果。等上映了大家可以留意一下,优先选择高帧版本。

最后再叨叨几句。赶上暑期档尾巴的《蛟龙行动》,绝对是这个暑期档最硬核、爆裂的军事动作大片。没有考证过的10亿投资放一边不说,能实拍的尽量实拍这一拍摄理念,就决定了《蛟龙行动》会有非常恐怖的大投资。

拍潜艇片方就造潜艇,影棚里根本摆不下,就放到室外。

水下戏份去海洋里拍摄不现实,操作难度大,有洋流也不安全,片方咬牙挖了个巨型水库,18米深,电影里深海戏份的静谧、压迫感和演员的生理反应都接近真实。

还有钱见面提到的油井营救,林超贤也丧心病狂的找了个真油井,剧组演员们要坐直升机过去,而大部队带着设备上油井要坐一天一夜的船。所以不但要在上面拍,还要在上面住一个多星期,最后是软磨硬泡死磕下来,油井上条件艰苦,所有演员都是打地铺睡在地上。

相信缩减了16分钟时长的特别版,会有耳目一新的观感,期待《蛟龙行动》特别版上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花上娱乐网 » 原创 《蛟龙行动》砍掉16分钟,新版会删减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