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十公里桃花坞》这样的节目中,交朋友既显得简单,又给人带来困难。一方面,真诚是建立友谊的基础;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的共鸣也至关重要。
举个例子,朱丹和宁静起初都表露出想要建立友谊的意愿,但她们的生活背景和价值观却截然不同。在经过三次的录制后,除了共享饮食和住宿,实际上她们几乎没有其他交集。到了节目的最后一期,朱丹毫不掩饰地说:“我们确实无法深入交流。”尽管她们口口声声地说着“爱你”,但在节目结束后,她们几乎没有可能成为朋友。
再来说汪峰和宁静,尽管在外界发生过一些令人尴尬的“生日事件”,在节目中,他们却显然互相欣赏,并能进行深入的对话。特别是在“坏蛋联盟”用宁静的券让汪峰的项链“受害”时,宁静处理这件事的方式也让汪峰受到触动。因此,在节目收官时,汪峰坦率地表达了对宁静的喜欢,称赞她是一个自我却不自私的人。他希望能够在节目结束后仍然保持联系,甚至渴望宁静能够指出他的不足之处。
宁静的观察力十分敏锐,她了解汪峰的内心。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节目收官前,她在对汪峰的杂货铺的存货进行销售时,实际上传达了汪峰内心对“销售”自己饰品的真实看法。那时,汪峰杂货铺的首饰几乎售罄,闫佩伦还调侃着邀请仁科赶紧购买一件作为纪念,否则就没机会了。对此,汪峰略显不满,表示自己连买的欲望都没了。然而宁静则一语中的:“可是每个人都戴着时会说这是汪峰的,我觉得这种力量是无价的,五万块钱是买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