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杨靖宇是著名的抗日英雄
更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始人和领导者之一
历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
他1927年入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
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
1932年秋
当磐石的抗日武装斗争遇到困难时
受中共满洲省委指派
杨靖宇来到吉林磐石,指导革命
油画:杨靖宇提出“灯芯”理论。来源: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
杨靖宇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
他有一条著名的战斗原则:
“对群众有伤害的战斗不打”
每次歼灭了敌人,缴获了物资
他都会分给当地百姓一部分
他还以油灯为喻
要求游击队密切联系群众
开展武装斗争
“游击队是灯芯,群众是灯油,
灯芯离开油还能亮吗?”
正是基于“植根于民为人民”的信念
在磐石的游击队才能够
在距离中心城区仅20公里的红石砬子山
依靠群众的掩护与参与
建立医院、被服厂、报社等机构
发展壮大武装力量
日军遗留的杨靖宇殉国前百日战斗相关档案。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他们在零下40度的林海雪原
饿着肚子与数十倍的敌人周旋
在生命的最后100余天
与日伪军警至少发生了47次战斗
从以100敌1000时,依然能取得胜利
到敌军屡次出动飞机部队进行围剿堵截
直至在叛徒的出卖下
逐渐兵尽粮绝
......
在敌军遗留资料的缝隙与碎片记录中
我们依旧能够被
杨靖宇和他带领的东北抗联战士们
高超的作战能力
和强烈的战斗意志所震撼
1940年2月18日
杨靖宇身边最后两名战士牺牲
他独自一人,坚持与日伪军周旋
2月23日,因叛徒告密
杨靖宇将军的踪迹
在吉林省濛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三道崴子
被发现
当日16时30分
杨靖宇将军被日伪军包围
敌人屡次劝降,均遭他严词拒绝
即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他也始终保持战斗的姿态
依托着一棵大树
双手持枪,持续向敌人射击
直至被机枪子弹击中胸部
年仅35岁的杨靖宇将军
壮烈殉国
杨靖宇创作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唱出了抗联将士们永不屈服坚持战斗的理由:“夺回来所失的我祖国,解放那牛马亡国奴生活”。来源:杨靖宇烈士陵园暨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
抗联战士们
高呼着将军们的名字
唱着他们写下的气壮山河的战歌
一直战斗
一往无前
将军们永不屈服的精神
成为鼓舞人们
寻求民族解放的巨大力量
杨靖宇殉国地纪念碑。新华网 邵守志 摄
绝不屈服
并不只是面对生死的那一瞬间
还有14年来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面对极端艰苦环境的严酷考验
记者穆青
曾描述过东北抗联的艰苦处境
在抗日战争期间,我亲身经历了无数苦难......但是,比起东北抗联遇到的困难,实在是算不了什么。我也读过中外战争史,看到过不少反法西斯斗争的英雄事迹的报道。但是,论其战争的残酷性、艰巨性,没有一支是超过东北抗联的。
东北抗联战士爬冰卧雪场景复原。来源: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
在零下40度的林海雪原
朔风凛冽、滴水成冰
战士们被迫以树皮、棉絮
甚至煮食靰鞡鞋充饥
为了避免引来敌人
躲在山里露天爬冰卧雪的战士们
连火都不敢生
即便有时候有条件藏身于“地窨子”
很多人的耳、鼻、手、脚还是被冻掉了
冻伤甚至截肢成为抗联战士们
最普通不过的烙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