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1日的晚上,浙江卫视《闪光的夏天》第二季的首站演出刚刚落幕,节目进入成绩公布环节,现场气氛瞬间紧张起来。韩红的目光如冰刀般锐利,冷冷地盯向选手席,语气冷得仿佛能结冰:“你们耳机里听到的全是‘唱!开始!’的提示音,这是在做音乐还是在玩电子游戏?”镜头扫过几位选手,有人低着头不敢直视,有的人紧张得甚至肩膀微微颤抖,似乎无法摆脱耳返中的提示音节奏。
这一幕迅速引发了热议,被网友热搜连番转发。后台的画面曝光后,观众发现,某些选手的耳返中,每隔几秒就会响起“5、4、3、2、1”的机械倒计时声音,甚至副歌的音调变化也被标注得一清二楚:“升调3度”一字一句清晰传来。更让人惊讶的是,一支乐队的表演中,鼓手耳返里的节拍器声传遍全场,本应充满灵动感的爵士鼓,竟被一成不变的电子节拍所控制,变成了毫无生气的机械重复。
而韩红的怒火,并非没有根源。早在节目开播之前,她就曾立下豪言,要成为“音乐的加速器”,但彩排时,因李允儿音准问题过于严重,她毫不客气地叫停:“再唱不好,节目就取消!”然而,这次对于耳返提示音的严厉批评,显然触及到了更深层的行业痛点。
在音乐圈中,耳返提示音原本是为了帮助歌手保持准确的节奏,尤其是在舞蹈类舞台,复杂的舞步和走位需要与精准的音乐节奏同步。但如今,它逐渐变成了一些歌手的“电子依赖”,甚至有人称它为“电子拐杖”。有业内人士爆料,某选秀节目曾要求选手耳返中加入“安全线”,当音准偏离半音以上时,耳返会自动发出蜂鸣警告。这种过度依赖技术的辅助方式,导致许多歌手逐渐丧失了音乐创作的自主判断能力。
韩红的言辞直击要害:“职业歌手连节奏都要靠喊,和AI有什么区别?”她的愤怒,并非反对技术本身,而是对这种“技术依赖症”的深切忧虑。在她看来,真正的音乐人,应该像老一辈艺术家一样,凭借一把吉他、单纯的声音就能引导全场的节奏,而不是被冰冷的电子提示音牵着走。
这一现象,也折射出了当下音乐综艺的畸形生态。为了追求“零失误”的完美舞台,节目组往往不惜动用修音、垫音和耳返提示等“科技手段”,但往往忽视了音乐的核心——情感的共鸣。网友们纷纷翻出90年代那英的演出视频:没有耳返,没有提词器,仅凭一副好嗓子和纯粹的情感,就能打动观众的心。对比之下,如今的某些歌手,一旦没有了电子设备,似乎就成了失去方向的木偶。
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支持者认为韩红勇敢揭露了行业的隐秘:“当提示音取代了歌手的心跳节奏,音乐的灵魂就已经在消失。”他们纷纷赞赏韩红的专业主义,认为内娱需要这样一位“灯塔”来指引航向,反对浮躁风气。一位乐评人也尖锐指出:“现在的音乐综艺就像流水线作业,歌手们成了按部就班的机器人,而韩红的怒斥,恰恰是对这种工业化生产的有力反击。”
但反对的声音同样不少。有网友提到国际巨星的例子:“碧昂斯的演唱会也用耳返,韩红是不是双标?”也有声音为新人鸣不平:“舞台压力如此巨大,提示音就像安全绳,没必要大惊小怪。”更有人质疑韩红的沟通方式:“当众训斥选手,这不是严格教练,而是职场霸凌。”
了解韩红的人都知道,她严厉的背后藏着对音乐的深深敬畏。在节目中,她曾因为某选手为了炫技而强行升调而愤怒:“音乐不是杂技,别把观众当傻子!”但转眼,她又会耐心地亲自示范,教选手如何用气息控制情感,帮助他们豁然开朗。事后,李允儿也发长文感谢韩红:“韩老师的批评让我意识到,真正的音乐无需华丽包装,只要真诚。”
这种“批评是为了救你”的逻辑,源自韩红对行业深深的责任感。作为国家一级演员,她亲眼见过“流量为王”的乱象:假唱、修音、人设炒作,这些都让音乐背离了原本的意义。对她来说,《闪光的夏天》不是娱乐秀场,而是一个职业训练场,必须通过高强度的训练,逼迫新人成长,才能为音乐行业培养出真正的实力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