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完美假唱”变成行业潜规则,修音技术掩盖了歌手的真实水平,我们不禁要问:音乐舞台的底线到底在哪里?当韩红在综艺节目中怒斥“歌手连节拍都需要耳机提示”,她的质问不仅揭开了行业的遮羞布,更触动了观众对“真实”的渴望。难道音乐只能生活在滤镜下,连喘息声都要被修掉吗?
这一切源于音乐综艺《闪光的夏天》的一次引发争议的事件。原本应该展示新生代歌手成长与蜕变的节目,却在首场演出后引起了轩然大波。节目组为了追求“完美舞台”,允许选手在表演时依赖耳返中的节奏提示、倒计时和重拍信号。起初,这些技术手段只是辅助,但很快成了某些歌手的“救命稻草”。当镜头扫过选手耳返中的提示信息时,观众看到的不是专业水准,而是基本功的缺失。
韩红作为导师,对这种现象早已感到不满。她出身音乐世家,父亲是相声演员,母亲是藏族歌手,从小便在严苛的音乐训练中成长。从军旅歌手到华语乐坛的“大姐大”,她凭借《天路》、《青藏高原》等作品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并且以坚持“真唱不修音”赢得了广泛的尊敬。作为导师,她本期待看到新生代歌手的潜力,但却目睹了技术依赖正一步步侵蚀音乐的本质。
事件的导火索发生在节目现场。当选手李允儿在彩排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时,由于嗓音哑了,她多次跑调,耳返中不断传出节奏提示音。韩红一时气愤,毫不客气地叫停了演出,怒斥道:“你们不是做音乐的吗?怎么听这些提示音?”她当场揭开了耳返中密密麻麻的提示信息,质问选手:“你们不是职业歌手吗?不是乐队成员吗?”此时现场气氛一度僵持,李允儿当场落泪。
韩红的愤怒并非一时冲动,她曾在多个场合强调:“音乐是现场的艺术。”她甚至在选手唱错时,毫不犹豫地喊停过:“哆来咪发唆都唱不准,你当什么歌手?”这种严厉态度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一部分网友支持她:“韩红揭开了行业的假面,现在80%的歌手都靠修音和垫音活着!”而另一些人则反驳道:“舞台复杂,唱跳还要走位,单靠记忆确实很难,连碧昂斯和酷玩乐队都在用提示音。”
与其他音乐综艺节目相比,《歌手》系列曾因其“全开麦真唱”而广受赞誉,但近几年也因“半开麦”而遭到不少争议。而《闪光的夏天》节目中的“提示音事件”,更进一步暴露了行业对技术的过度依赖。韩红直言:“我反对的不是技术,而是技术成了掩盖基本功懒惰的工具。”
最终,在韩红的严格训练下,李允儿调整了状态,并在舞台上的表现脱胎换骨。节目播出后,观众纷纷呼吁“不修音清唱”的做法,部分歌手也开始主动关闭耳返中的提示音。韩红的一句“若热爱音乐,就应以专业态度去敬畏它;若只是为了名利,那就请离开这个行业”成为了热议的金句。
然而,争议并没有就此平息。支持者认为韩红通过极端的方式激发了选手的潜力;而反对者则质疑,这种“打压式教育”是否适合在综艺舞台上运用。但不管怎样,这场风波迫使整个行业重新审视:技术究竟是工具,还是遮羞布?
当观众开始为“不完美”的清唱鼓掌,当歌手不再依赖耳返中的节奏提示音时,音乐也许才能真正回归其本真。但问题是:如果连“真唱”都要依靠争议来推动,如果连“专业”都要通过怒吼来捍卫,我们的音乐舞台,究竟是在进步,还是在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