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上娱乐网 花上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头条 »

原创 韩红又发飙,当场痛斥歌手耳机里都是提示音:你们不是搞音乐的吗

近日,韩红在音乐综艺《闪光的夏天》第二季中因选手过度依赖耳机提示音而大发雷霆,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还得是韩红,刚正不阿”。这场风波发生在节目成绩公布环节,当时韩红发现选手的耳机中充斥着节奏提示音,比如进拍倒计时和节拍器的信号,她立马火力全开,严厉批评道:“你们不是搞音乐的吗?职业乐队需要这些提示音干什么?”她强调,职业歌手应该具备自己掌控节奏的能力,而不是依赖这种技术“拐杖”。

所谓的提示音,实际上包括节拍器、歌词段落提醒、和声引导等辅助信号,目的是帮助歌手把握节奏和进唱的时机。韩红认为,这样的高强度辅助暴露了歌手的基本功不足,甚至违背了音乐的本质。特别是在纯演唱的舞台(而非唱跳)上,依赖提示音简直是“职业性侮辱”。

对于当前音乐综艺中泛滥的技术手段——修音、垫音、提示音等,许多观众和乐评人都表示了担忧。他们认为这些技术手段掩盖了歌手的真实水平,导致了“虚假舞台”的横行。韩红的批评直指这一浮躁的行业生态,呼吁行业回归到“真唱、真现场”的纯粹状态。

作为一位国家一级演员和金鸡奖提名作曲家,韩红的专业背景为她的言论增添了不少权威性。她的代表作《天路》和《天亮了》已经成为华语乐坛的经典之作。在节目中,她不仅批评了选手的依赖,更为他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帮助歌手升调适配音域,指导腹腔发声技巧,充分展现了“严师出高徒”的风范。

不过,也有一些声音认为,在一些复杂的舞台表演中,提示音还是有必要性的。比如,K-pop组合因为舞蹈的整齐性要求,普遍使用提示音;国际巨星如碧昂斯和酷玩乐队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用类似的技术手段来保障演出效果。

然而,也有少数人认为,韩红的言辞过于犀利,尤其是她评价选手“嗓音条件不足”时,可能会打击一些新人演员的信心,建议她注重心理建设。但更多人则支持她直率的风格,认为她的批评让选手李允儿受益匪浅,事后李允儿也发文感谢韩红的批评,让她得到了实质性的成长。

不少新生代歌手,尤其是那些通过流量积累人气的艺人,由于缺乏系统的训练,需要技术手段来弥补他们的不足。这也折射出内地娱乐圈“重包装轻实力”的畸形生态。韩红的做法其实是在用一种“高压锅式”的严苛训练,迫使歌手注重基础功力,提升乐感和节奏感。

观众们也在呼吁,减少剪辑修饰,明确“真唱/假唱”的状态。韩红在节目中坚持无修音录制,并当场指出选手破音、跑调,推动“去滤镜化”改革。与老一辈歌手那个全开麦表演的时代相比,如今的提示音泛滥甚至被戏称为“电子保姆”。

韩红将《闪光的夏天》第二季定位为“音乐加速器”,希望通过代际合作与风格碰撞(例如电子乐与民族风的融合),将音乐综艺从“娱乐秀场”转型为“职业教育”。在娱乐工业化的背景下,技术手段(如提示音和修音)已经成为规避风险的“遮羞布”,这也稀释了音乐创作的自主性和艺术的真诚。

争议的核心,实际上是在于公众对于音乐本质的思考。技术应该是为了优化呈现,而非取代情感与功底。正如韩红所言:“舞台是集体心血的结晶,若失去敬畏,再炫目的技术也不过是空中楼阁。”

实际上,韩红早在2014年担任《中国梦之声》评委时,就曾揭穿选手伪造“流浪歌手”身份,强调“真实高于技巧”。而在2025年母亲去世后,韩红依然坚持开演唱会,她表示“职业歌手必须对观众负责”。

因此,韩红的批评不仅是对音乐行业职业精神的捍卫,她直面娱乐工业化的弊病,提出了自己的反思与解决之道。在技术手段泛滥的今天,这一事件有可能成为华语乐坛重拾专业底线的转折点,呼唤歌手们以实力而非噱头获得尊重。正如支持者所说:“韩红骂的不是提示音,而是某些人把职业底线当天花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花上娱乐网 » 原创 韩红又发飙,当场痛斥歌手耳机里都是提示音:你们不是搞音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