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上娱乐网 花上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头条 »

甘肃大力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合作社上“台阶”,农民增收“靠山”硬

近年来,在甘肃省秦安县五营镇闫沟村,随着闫家沟农业专业合作社运营水平的提升,当地果农们增收的“靠山”也变得越来越硬:大家不仅能家门口务工增收,还能加入合作社,以现金、土地经营权作价或技术作价等方式入股分红。

“我们立足村里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建设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1500亩,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机械耕作、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包装品牌‘五统一’经营模式,开展果品种植、加工销售、农资统供、技术培训等业务,积极带领闫沟及周边村发展果品产业,为1340户农户4200多亩果园提供农资供应、技术指导等服务。”该合作社理事长闫来福说,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出资收益、劳务用工等方式,密切与周边农户的利益联结,已发展成员170个,其中有脱贫户42户,去年共吸纳长期务工人员70人,人均增收达3.19万元,吸纳季节性务工人员193人,人均收入5523元。

“近年来,在省市县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合作社持续推进运营规范化,创新成员出资构成,强化利益联结机制,拓展服务带动功能,走出了一条规范运营、引领发展的新路子。”闫来福介绍。

持续推进运营规范化,拓展服务功能,强化示范引领,助力乡村振兴。闫家沟农业专业合作社只是甘肃大力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的一个剪影。近年来,围绕“五有”合作社创建和联结小农户能力提升,甘肃从“五有”标准和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服务提供等重点方向着手,通过政策引导、辅导服务等方式,进一步优化了农业组织形式,大力引导农民合作社发挥示范引领、组织服务等功能,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好特色优势牌、推动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乃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为实施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甘肃坚持问题导向,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内强素质、外强能力为重点,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发展,着力完善基础制度、加强能力建设、深化对接服务、健全指导体系,推动由合作社建设由数量增长向量质并举转变。甘肃充分发挥项目资金导向作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动合作社“五有”标准建设。同时,强化宣传培训和服务指导,重点帮助新型农业经营内强素质、外强能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入村入社为农民合作社提供指导服务,引导农民合作社完善章程制度,健全组织机构,规范财务管理。此外,甘肃还着力加强示范引领,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延伸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鼓励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我们积极拓宽服务范围,完善规章制度,不断实现管理规范化,合作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张掖市临泽县耘野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白晓鹏说,合作社坚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采取统一机具调度、统一机具维修、统一作业路线、统一作业质量、统一收费标准的管理模式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制定规范的农机作业服务合同,明确作业质量、收费标准、结算方式、违约责任等,以保障合作社与服务对象的正当权益。合作社聚焦玉米制种耕种管收等全产业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目前共吸纳8户农机大户共同经营,入社成员达106户,拥有大型农机具60多台套,服务地域已拓展至临泽周边的甘州、肃南等县区,去年共完成耕地作业面积6.32万亩,实现经营服务总收入300多万元。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鲁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花上娱乐网 » 甘肃大力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合作社上“台阶”,农民增收“靠山”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