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文艺官方账号罕见连发6条视频力挺歌手王蓉,并置顶其舞台片段,引发全网热议。事件源于王蓉在《乘风2025》(浪姐6)中一公即遭淘汰,其“全开麦实力派”标签与节目组的“流量优先”逻辑形成强烈反差,央视的强势发声,将内娱选秀综艺的争议推至台前。
王蓉曾以《我不是黄蓉》《哎呀》等金曲红遍华语乐坛,更在联合国创下三项“华语乐坛第一”纪录,堪称实力唱将代表。然而,她在《浪姐6》中因团队赛制、人气断层等原因惨遭淘汰,节目组被指为流量选手“让路”,弱化其镜头与故事线。央视此次发声,不仅是对王蓉个人实力的认可,更传递出对“唯流量论”行业乱象的批判,呼吁回归专业性与艺术本真。
王蓉事件折射出选秀综艺的深层矛盾:资本操控下,“祭天剧本”“复活引流”等操作屡见不鲜,实力派常成话题牺牲品。李诚儒曾痛批综艺“被资本操控,唯流量是存”,而《浪姐6》中王蓉、何泓姗等实力选手的淘汰,再次验证这一现象。节目组通过制造“意难平”话题收割热度,却削弱了竞技公平性,导致观众信任危机。
央视的力挺,为行业树立了“唯实力论”的标杆,但改变仍需多方努力。网友呼吁优化赛制,减少“连坐淘汰”等规则对个人的不公,同时希望平台平衡商业利益与艺术价值。王蓉能否如王心凌般逆袭翻红尚不可知,但其事件已掀起对选秀生态的广泛反思——唯有打破流量桎梏,才能真正让舞台回归实力与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