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上娱乐网 花上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头条 »

预售一亿,预测两亿,毕赣票房“定律”又发作了?

2025年11月23日刊| 总第4159期

11月21日中午12点,猫眼专业版发布数据,毕赣自编自导,易烊千玺、舒淇领衔主演的《狂野时代》预售总票房突破1亿元人民币。

11月22日上午9点,本片全国开画,首日票房7979万。今天上午,猫眼专业版给出的总票房预测是2.28亿。

预测票房仅为预售票房的2倍,破圈前景黯淡。

有意思的是,片中有一个小段落配了主人公父亲的呼噜声作为背景音,结果影厅里不少人听到后的第一反应都以为是有观众睡着了。

可见,毕赣前作《地球最后的夜晚》(预售破1.5亿,首日票房2.64亿,总票房2.82亿)给大家留下的阴影,至今挥之不去啊。

01

其实,相较于毕赣的前两部作品,本片已经好懂很多了。再加上易烊千玺不断变换的外形和表演,160分钟转瞬即逝。纵然还是免不了有观众中途离场,其理由也多半不再是“看不懂”。

片方在宣传的时候,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不仅早早就告知“艺术片”属性,而且发布了不少物料,提前曝光短片集框架,以及五个章节分别对应“五感”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都方便了观众能提前跨过门槛。

只不过对于预习没到位的人而言,依然会闹些笑话出来。比如我只预习了影片由对应五感的五个短片构成,却没有预习哪个篇章对应哪个感官。看片的过程中,就一直在捕捉各种信息,想要弄明白正在看的这个章节对应的是第几感。

于是就出了岔子。

第一个发生在烟馆的故事,因为有舒淇饰演的“大她者”参与,易烊千玺饰演的也是未来的本体“迷魂者”,而且易烊千玺戏份很少,主要都是舒淇找他的过程,导致我以为这是主线剧情,而非对应五感的章节故事。

易烊千玺变换形态之后的前三个章节,都特别容易寻找到与五感的对应信息。赵又廷参演的章节对应听觉,陈永忠参演的章节对应味觉,郭沐橙参演的章节对应嗅觉。

尽管类型元素和视觉风格大相径庭,但这三个章节都把对应的感官直接放进了台词和故事里。

到了李庚希参演的章节,就让我迷惑了。

此时我手里的备选项是视觉和触觉。当我听到两位主角谈论要看日出时,自然而然地顺着前三个章节的规律,错误地把这个章节当成了“视觉篇”来看。结果便是未能与毕赣同频。

直到看完这个长达35分钟的长镜头,我也没搞明白这个章节究竟对应哪个感官。前三个章节的经验,在这里失灵了。

故事懂了,但表达没懂。这到底算不算看懂了呢?

观影结束后复盘,我才发现了自己的错误所在。原来舒淇参演的开篇段落就已经算是第一个篇章,对应了视觉。李庚希段落作为第五个篇章,对应的应该是触觉。

如果这么说的话,那一、五篇章和二、三、四篇章,在对应手法上可并不一致啊。前者颇为抽象,后者颇为具体。

咋还一会儿玩抽象,一会儿玩具象呢?

02

当然了,践行艺术的抽象才是毕赣嘛。最为落地的第四个篇章,明显比其它篇章在体感上差了一大截。

毕赣的表达,还是越抽象越有看头。

片中舒淇演的角色叫“大她者”,源于雅克·拉康提出的精神分析术语,指代无法被主体认同同化的根本性相异性,被等同于语言法则并铭刻于象征界秩序中。

你们看得懂看不懂不知道,反正我是看不懂这么专业领域的名词解释。我只是非常好奇,是什么力量促使主创把拉康的“大他者”改成了“大她者”。

是因为找了女性演员来扮演?还是因为预料到本片的女性观众远比男性多,所以觉得需要摆出一种姿态?

本片对电影的致敬很多,尤其是第一个篇章里,用到了很多老电影拍特效镜头时常用的微缩道具,很有怀旧氛围。不同篇章对不同类型片的致敬,也能看得出用心和诚意。

只不过毕赣是站在他对电影的了解程度来致敬的,因此,对于很多普通观众而言,大多数致敬不那么容易get到。

况且他的致敬手法有些带着奇怪的脑洞,即便是像我这样有个三五千阅片量的影迷,有些致敬看出来了,也嗨不起来。

比如在第五篇章里,都已经是1999年的最后一个夜晚了,街道上竟然会有人搭建露天银幕看《水浇园丁》。

03

抛开毕赣的抽象,对于那些冲着看易烊千玺来的观众而言,能满足吗?

刚才提到了,第一个篇章里易烊千玺的戏份并不多,只是卡西莫多般的特效化妆十分骇人。

第二个篇章里易烊千玺的戏份同样不多。这个篇章的故事是由赵又廷饰演的长官一角来推动的。

不过我却觉得易烊千玺在这个篇章里的表演最为亮眼。他把握住不多的出场机会,只用关门、站姿等寥寥几个小动作,就演出了角色性取向的秘密。

如果这个篇章里的表演未来能够有机会放大到整个长片的话,那易烊千玺的天花板可就剑指戛纳、威尼斯、柏林了。

第三、四、五篇章里,易烊千玺的角色都是叙事推动者,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主人公。三个角色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因此成长环境的不同带来了性格上的各异。

一个是背负了罪行的还俗和尚、一个是利用小孩假扮特异功能的江湖骗子、一个是爱上吸血鬼的黄毛青年,这仨角色充分展示了易烊千玺的戏路之宽。

他现在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很擅长借助造型上的差异来放大角色差异,然后抓住戏份里的关键点,先把角色的形象立住,再把角色隐藏于形象之下的内心剖开给你看。

美中不足的是,五个感官篇章过后,本来以为回归本体迷魂者的易烊千玺还能再有一次爆发。结果没想到最后竟然几分钟就草草收场了。

真是量大却没能管饱啊!

文/满囤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花上娱乐网 » 预售一亿,预测两亿,毕赣票房“定律”又发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