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上娱乐网 花上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头条 »

青春答卷人 | 杨凯渊:以舞步为墨,在时代舞台上写就青春华章

在兰州大剧院的排练厅里,一个身影在晨光中反复练习着同一个旋转动作。汗水浸透了练功服,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这是杨凯渊的日常,也是他作为舞者对自己不变的承诺。2024年,这位28岁的青年舞蹈演员荣获第28届“甘肃青年五四奖章”,成为甘肃省文艺界青年代表的杰出典范。

本期“青春答卷人”,让我们走进舞蹈演员——杨凯渊

舞动敦煌:

让千年文化在足尖绽放

01

“每个动作都要舒展到极致,每一处表情都要传递情感。”杨凯渊常说。自从成为《大梦敦煌》的主要演员,他跟随剧组奔赴德国、日本、新加坡、意大利等十余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在斯洛文尼亚的舞台上,当他以一段飘逸的“飞天舞”赢得长达三分钟的掌声时,他深深体会到“舞蹈不仅是艺术,更是文化的桥梁”。

这份荣耀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为了完美呈现敦煌舞姿的神韵,他曾在排练厅连续训练12小时,膝盖旧伤复发时仍坚持完成全套动作。“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想要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就必须对自己狠一点。”杨凯渊说。

摘金夺银:

用汗水浇灌艺术之花

02

2011年,16岁的杨凯渊初登专业赛场,以独舞《秋吟》荣获第二届甘肃舞蹈“飞天奖”表演铜奖。此后,他在艺术道路上不断突破:2014年,独舞《最后的日子》斩获第三届甘肃舞蹈“飞天杯”表演金奖;2018年,三人舞《最后的信仰》获甘肃省舞蹈大赛作品一等奖;2019年,在新加坡“万黛兰”国际舞蹈大赛中,他的独舞《浮生若梦》荣获最高荣誉奖。

这些奖项见证了他的成长轨迹。指导老师评价道:“杨凯渊的成功不仅源于天赋,更在于他那种永不服输的韧劲。排练厅的灯总是为他亮到最晚,每一个动作细节他都要反复琢磨几十遍。”

美育支教:

让艺术之光照进偏远山区

03

褪去舞台上的光环,杨凯渊还有一个珍视的身份——美育志愿者。三年来,他坚持参加省文联组织的文艺志愿服务下基层活动,足迹遍布甘肃多个偏远地区。

在陇南山区的一所小学,他遇到一个害羞的女孩。“老师,我从来没看过真正的舞蹈。”女孩的话深深触动了他。那天,他特意为孩子们编排了一段简单的敦煌舞,手把手教他们基本动作。当孩子们随着音乐笨拙而认真地舞动时,眼中闪烁的光芒让他无比动容。“艺术不应该只在剧院里,更应该走进每一个需要它的角落。”

除了教授舞蹈技巧,他更注重启发孩子们的审美能力。“美育的关键不是培养舞蹈家,而是让孩子们学会发现美、感受美。”他设计的“游戏式舞蹈教学法”深受孩子们喜爱,也让美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悄发芽。

传承创新:

为传统艺术注入青春活力

04

作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甘肃省舞蹈家协会会员、兰州市舞蹈家协会理事,杨凯渊始终思考着如何让传统舞蹈焕发新生命。他深入研究甘肃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尝试将民间舞蹈元素与现代编舞理念相融合。

“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在创新中传承。”在创作新作品时,他大胆地将裕固族舞蹈的韵律与现代表演形式结合,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同时,他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无私指导年轻演员,将多年积累的舞台经验倾囊相授。“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甘肃舞蹈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五四荣光:

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05

获得“甘肃青年五四奖章”后,杨凯渊深感责任重大:“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所有在文艺战线上默默奉献的青年工作者。”在颁奖典礼上,他表示将继续扎根人民、服务基层,用舞蹈讲好甘肃故事、中国故事。

从国际舞台到山区教室,从聚光灯下到排练厅,杨凯渊用十二年的坚守诠释了什么是新时代青年的担当。正如他所说:“青春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但一定要有所坚守。我选择了舞蹈,就要用全部的熱情将它做到极致。”

如今,他正筹划一组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新作品,希望用青年人的视角重新诠释这段辉煌历史。“舞蹈是我的语言,我要用它讲述最动人的甘肃故事,这是我对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最深情的告白。”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 杨凯渊以舞步为笔、以舞台为纸,正在书写一份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答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花上娱乐网 » 青春答卷人 | 杨凯渊:以舞步为墨,在时代舞台上写就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