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周杰伦通过社交平台连续发文,直言“完美主义真的会把人逼疯”,自嘲“不算完美主义只是龟毛(挑剔)”。他表示因过度纠结音乐细节陷入焦虑,甚至看到满地音频线感到烦躁:“一首歌音轨几十个,谁听得出来?为什么在我休息时要这么认真?”
配图中展示录音室凌乱的设备线材和数十条音轨工程文件,并晒出宠物狗安逸躺卧的照片调侃:“然后这只这么安逸地躺着”,暗示创作状态紧绷。
他最终决定放下部分坚持:“我要放下一些音乐的坚持了,不然光弄一首歌就够了……音乐好听就好了对吧,反正也没有金氏(吉尼斯)纪录。”

该动态迅速引发热议,#周杰伦被新专辑逼疯#、#周杰伦发ins被新歌逼疯了#等话题登上热搜,媒体解读为“严苛态度兑现粉丝长久等待的信号”。

9月,周杰伦接受《VOGUE》专访时透露,新专辑已创作12首完整作曲(远超常规10首),全部歌曲均有歌名,部分由他本人独立命名,“灵感处于爆发状态”。
他调侃传统流程:“有些歌名不需要等方文山,我都提前想好了。”
密集的全球巡演严重影响录音。他坦言:“每周开演唱会就没时间录音,因为录音需反复调整,喉咙状态必须保持最佳。”公司原定9月底发布专辑,但因录音未完成推迟。

10月采访中,他回应“新歌不如老歌”争议:“老歌加了回忆滤镜,新歌需要时间沉淀才能加分。”强调创作是“分享而非交作业”。
同月,因新歌MV创意与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均取材名画《奥菲利亚》引发“灵感撞题”,他发文称“伤脑筋”,但最终坚持发布。

周杰伦的“逼疯”本质是艺术追求与时代压力的碰撞,正如他总结:“放下坚持不是妥协,而是让音乐回归好听的本质。” 这场创作煎熬终将淬炼出下一个时代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