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上娱乐网 花上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头条 »

原创 泰国孤儿李成顺,业务遍及东南亚,背后离不开一位中国籍妻子

泰国孤儿李成顺:被官媒力挺,撬马云墙角,如今34岁身价上百亿

2023年,有部泰剧叫《疯狂独角兽》,火得不行,上了Netflix的收视榜第一。

剧里一个穷小子,从底层爬起来,在资本的江湖里拼搏奋斗,跟家族财阀斗智斗勇。

成功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

观众边看边感慨道:

编剧的创意真是棒得不行。

话说回来,真的更让人震惊的,不是电视剧,而是这部作品的原型人物李发顺。

他真实的生活,甚至比剧本里的剧情还要精彩。

现在,34岁的李发顺坐在曼谷的一间高档办公室里,掌握着一年送出7亿包裹的闪电达帝国,价值21亿美元。

谁能料到眼前这位商界大佬,21年前竟还是个在清迈山区愁着吃饭的孤儿呢?

命运这玩意儿,到底是啥时候开始反着转的呢?

这一切得从那场疫情引发的大危机聊起。

01

2020年,疫情肆虐。

闪电的一个主要分拨中心里,超六成的员工都确诊感染了。

整个公司都快散架了。

根据泰国法律,有病的员工可以请20天的带薪假,再加上紧急招聘和买防疫物资的开支,运营成本一下子翻了一倍。

包裹堆成山了,投诉电话打得没停过,社交媒体上全是负评。

竞争对手趁机降价抢客户,搞得不少电商卖家也得换个合作伙伴。

现金流有点紧张,高管们劝他“缩小点儿规模保住命”,甚至建议把公司卖了。

没想到,李发顺居然做了个让人意外的选择。

赶紧停掉这个分拨中心,主动给所有受影响的客户赔点钱。

那时候的总金额达到5000万人民币,稍微一不小心就可能把公司搞垮。

所以这个决定一公布,董事会立马就反对了。

不过李发顺就是特别坚定。

没缩减业务,剩下的钱给大家涨20%工资,还承诺“不裁员、不降薪”。

又找医院给员工免费检查和治疗,在分拣中心搞了个隔离区,实行“闭环管理”。

他亲自带着队伍,把行政、财务那些后勤人员都叫过去帮忙分拣,每天自己也泡在仓库里打包。

更重要的是,他把从中国学来的技术用在优化分拣流程上,靠系统自动分单减少了接触,效率也提高了。

团队里没一个人离开,分拣中心在半个月里把堆积的包裹都处理完了。

这次危机没把闪电达给击垮,反而让团队更团结,也让客户对我们更有依赖了。

等业务恢复后,反而订单量蹭蹭往上涨,直接创了历史新高。

他那种勇气,早在他13岁住在孤儿院的时候就已经露出了端倪。

02

在创办闪电达之前,李发顺的人生经历跟“商业天才”扯不上任何关系。

我从清迈的穷山区长大的,13岁时爹妈就离婚了。

进了孤儿院以后,他学会了看人脸色,靠给中国留学生卖老干妈和泡面来维持生活,甚至自学中文,成了他们的“辅导老师”。

他的命运第一次大转折,是从接管一个快要倒闭的沙矿场开始的。

当时的沙矿场乱得很,管理不到位,技术也跟不上,工人的士气都低得不得了。

大家都觉得这事太烂,谁都不想碰,怕沾上了就倒霉。

不过李发顺却发现了别人没注意到的机会。

他住在工地上,跟工人一起跳进矿坑,改进采矿方法,还亲自去找客户。

靠着那股不服输的劲和聪明的脑袋,他把这家死气沉沉的沙矿场给搞活了,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一百万。

守着利润稳定的沙矿生意,李发顺内心却并不满足。

有一天,他碰巧帮了几个中国游客解决问题。

这个小插曲,竟然让他打开了一扇通往亿万财富的新天地。

因为攒了些钱,李发顺就转行当起了导游,专门带中国的游客。

这个决定,真把他的观念给翻了个底朝天。

他靠着超棒的语言天赋,跟着中国留学生学了一口流利的中文。

在跟一大堆中国游客和商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他敏捷地发现了新的商机。

我开始做房地产,专门帮来自中国的客户,结果赚了好几亿泰铢。

真正让他心灵受到触动的,是他去中国卖房子的时候。

他发现,在中国寄个快递只花几块钱,而且第二天就能送到。

看看那时候的泰国,快递费贵得要命,得好几十泰铢(差不多11块人民币),速度慢得就像蜗牛爬一样。

为什么泰国不可以有这样的快递呢?

李成顺心里这么想着,就这么干了。

真可惜,他刚开始就碰上了麻烦。

03

2017年,李发顺搞了个闪电达。

不过要想搬中国的快递模式,顶尖技术是关键。

他不明白,咋办呢?

他通过关系,找到了当时在支付宝负责技术的狄玮杰。

没人相信狄玮杰会放着阿里明亮的未来不管,去跟一个泰国来的“陌生小子”一起创业。

但李发顺就是有这种魅力。

他没给狄玮杰空口白话,而是用详细的市场分析、明晰的商业模式,还有那股几乎能燃烧自己的热情和信念,打动了他。

他跟狄玮杰描绘的不单单是一家快递公司,而是一个要改变东南亚电商基础设施的大帝国。

狄玮杰被“拉过来了”,成了闪电达的共同创始人。

一个是主抓技术和产品的,另一个是主打运营和市场的。天造地设的一对,就这么成了。

2018年,闪电达就正式开始了。

那时候快递市场真是热闹得很,就连一条街上的店铺就有上百家。

所以为了能快点见到效果,他没跟着别人开店,而是另辟蹊径,走了个 opposite 方向:

让快递小哥变成“流动的自提点”。

那时候这个主意遭了许多人反对,但他还是硬气要试一试。

结果证明这招儿成了咱们的核心优势。

他给快递小哥配备了专业打包工具,让他们不仅能送快递,还能上门收件,顺便还教他们流程。

客户不需要去门店,快递小哥的收入也上涨了,加上25泰铢的超低价格,订单量一下子多了起来。

不过,真正让他脱颖而出的,是他从中国学来的那个“绝招”。

李发顺跑去北京考察了整整三个月。

中国的快递系统真厉害,电子面单、自动派单,还有无人机送货,让他惊呆了。

他知道,泰国的快递差点儿就是技术跟不上。

他回国后把所有的积蓄都花光了,之后又筹集了400万美元资金,在北京建立了研发中心,把中国的技术“搬”到泰国去。

很快,闪电达的电子面单就全都用上了,效率提高了三倍,丢失包裹的概率是行业里最低的。

这套“技术坦克”扎堆儿进了泰国传统的“摩托车快递”市场,简直就像在打降维战。

就在公司高歌猛进时,资本的巨轮却露出了它无情的一面。

因为在融资合同里做了一些让步,李发顺感觉自己对公司的控制越来越弱了。

简单来说,他被资本给踢出局了。

那时候,大家都觉得他没戏了,没想到他只花了19泰铢,就把自己变成了最大赢家。

04

离开闪电达后,李发顺消停了好几个月,结果又以雷霆快递的姿态重新出现在大家面前。

他狠话说得很绝:

“19泰铢寄到全国各地。”

比起别家便宜一半呢!

骑摩托的快递小哥在贫民区和暴雨里穿梭,他亲自驾驶送快递,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抢回市场。

2021年,闪电达的估值超过了30亿美元,成了泰国第一家独角兽企业。

现在我们的业务覆盖了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每天处理超过两百万个包裹。

更牛的是,他借着中国电商出海的好机会,帮阿里、抖音等搭建物流网络,成了“中国品牌打入东南亚的幕后推手”。

甚至还引进了霸王茶姬这些品牌,出资25%一起搞个泰国公司。

这一切,少不了他那位中国老婆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他。

她不单是李发顺的中文老师和文化纽带,更是在他多次遇到难题的时候,成了他最坚强的情感支柱。

这位中国太太,正是他理解中国、在泰国扎根的法宝。

总结

从清迈孤儿院里的孤独小子,到曼谷金融圈的商业大亨,李发顺的生活真是一场说不清道不明的经历。

传奇。可以说是个了不起的故事或者人物。

每当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总会想起那个满身是灰却眼神闪亮的年轻小伙子在沙矿的样子。

也许啊,根本就没有啥逆天改命的诀窍,真有的只是每次遇到命运的十字路口,敢于做自己的那股勇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花上娱乐网 » 原创 泰国孤儿李成顺,业务遍及东南亚,背后离不开一位中国籍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