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上娱乐网 花上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头条 »

《王牌9》为什么可以连续11次收视夺冠?摆正了明星和观众的位置

11月8日,酷云公布了前一天的上星节目收视率数据。浙江卫视在7日播出的《王牌对王牌9》继续以收视率第一的成绩占据卫视全天时段的首位。根据酷云的数据显示,《王牌对王牌9》已经连续11期稳居同一时段收视率的榜首,几乎每期都获得了这一成绩。那么,这档节目的成功到底凭什么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它在明星和观众之间摆正了位置。

我们可以拿一些收视和口碑都崩塌的综艺节目作对比。很多时候,这类节目把明星捧到了天上,而把观众的地位压得低低的,让他们仰视明星。在许多收视和口碑双双垮掉的真人秀节目中,明星们往往被高高放置,做的事情少之又少,甚至只是简单地吃喝玩乐,而节目却期待观众去追捧、去膜拜这些明星。最终的结果往往是,观众产生了极大的反感,用鲁迅先生的名言评价这些节目——去他妈的。

与此相反的是,《王牌对王牌9》。尽管经历了贾玲不在,沈腾仅参与了几期,节目仍能保持强势的收视率。这是因为在这档节目里,明星们并不是单纯的捧场工具,而是需要“被折腾”的角色。明星们要为观众带来笑料和娱乐,在某些环节中,明星们甚至会被泼水、喷奶油,给观众带来欢乐。

这档综艺节目体现了明星与观众之间的全新关系。在那些口碑崩塌的真人秀中,明星是被捧上天的,而观众则被迫低头仰望。《王牌对王牌》打破了这一模式,观众成了高高在上的主角,明星则变成了取悦观众的对象,甚至成了“被惩罚”的角色。例如,泼水和喷奶油等游戏环节,就是为了娱乐观众,增加互动性。

这也是近些年来中国综艺节目呈现出的新变化。早期的综艺节目大多是“明星见面会”,观众通过节目接触到了影视剧中的明星。后来,综艺节目逐渐进入了明星隐私的曝光时代,观众想要看到明星在真人秀中的光环。于是,许多造星类的真人秀应运而生。但近几年,随着观众口味的变化,综艺节目也发生了转变。

观众不再愿意看到明星在节目中被过度捧高,而是更希望看到明星在节目中为自己服务,取悦自己。这一趋势的变化使得那些迎合观众需求的综艺节目获得了好评和高收视。与此相对,一些依然试图捧明星的老牌综艺节目,则在收视率上出现了明显下滑。未来,综艺节目如果不能摆正明星与观众的位置,恐怕很难保持长期的竞争力。

从这一趋势来看,很多今年仍在尝试捧明星的音乐类综艺节目将面临很大的挑战。捧明星,意味着让明星高高在上,得到观众的膜拜。但现在的观众不再希望这样,他们更希望看到明星“低头为民”,为观众取悦。因此,在一些音乐类综艺中,批评某位歌手的表现往往能引发观众的强烈反应,反而过度吹捧明星容易让节目遭遇口碑崩塌。

例如,《歌手2024》中,当那英被几位国际歌手击败时,节目反而获得了很好的收视。观众并不是因为同情那英,而是因为大家看到她在比赛中落败会觉得有趣,符合了他们对“偶像”的心理需求。而如果那英总是被捧到最高,观众反而会感到无趣,无法产生共鸣。同样的现象出现在《歌手2025》中,某男歌手夺冠后,节目并没有迎来预期的好评,反而口碑下跌。如果他没有夺冠,或许会获得更多的好评和观众支持。

事实上,这种观众心理的变化,在国际上早已显现。与此不同的是,许多国内的综艺节目仍然偏爱将明星塑造为“高高在上”的圣人角色,把观众的地位降到最低。再举个例子,很多音乐类综艺节目的镜头喜欢聚焦在场下粉丝的举动,尤其是那些仰视明星的角度,这样的镜头往往让观众感到不适。

当下的观众已经不再希望仰视明星,他们希望看到的是“俯视”的关系,明星们需要通过娱乐和取悦观众来获取认可。谁能够满足这一心理需求,谁就能赢得观众的喜爱,谁的收视率就会最高,市场价值也就最大。反之,那些忽视这一趋势的节目,最终只会悄然“扑街”,无声无息地消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花上娱乐网 » 《王牌9》为什么可以连续11次收视夺冠?摆正了明星和观众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