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上娱乐网 花上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头条 »

原创 远离“造神”陷阱!当众道歉的李福贵,揭开了网红的“真实现状”

文 | 忆禾溪

编辑 | 忆禾溪

前言

被千万网友捧为“乡村之光”的李福贵,为何一场直播后就红着眼眶当众道歉?

这个凭真实善意出圈、被人民日报点赞的网红,曾是网红圈里的一股清流,却在事业巅峰突然陷入争议。

从全网力挺到质疑声四起,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人设崩塌,还是另有隐情?

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风波,也刚好撕开了网络“造神”的伪装,让网红光鲜背后的真实现状浮出水面。

网红的 “真”,藏在 “不完美” 里

27 岁的河南姑娘,在开始直播之前,有多让人稀罕?

大冬天蹬着小三轮走街串巷卖豆腐;夏天顶着能晒脱皮的大太阳,给村里独居老人送刚蒸好的软糕。

更让人动容的是,她自掏腰包带 46 位从没出过大山的老人去郑州旅游,就连每个人的用药禁忌、口味偏好都记小本子上,足以说明她的用心

可谁能想到,这场全网追捧的热度还没捂热,她的首场助农直播就炸了锅,最后红着眼眶当众道歉。

李福贵的首场助农直播,一开始满是感动。

镜头里,她捧着金黄饱满的谷子,眼里闪着光说这是老乡们种了大半年的心血,熬粥香得能让人多喝两碗。

没想到上架才两秒,3.4 万件小米就被一抢而空,她当场掉眼泪,那是替扎根土地的农民们开心 终于不用怕谷子烂在仓库里了。

可这份喜极而泣还没凉透,质疑声就像潮水一样涌来。

有买家晒出快递单,明明买的是 “太行山小米”,发货地址却写着山西某仓库;还有人拿着计算器算账,5 斤装卖 37.8 元,合着一斤 7.6 元,比当地普通小米贵了一块多。

瞬间,评论区风向大变,之前喊着 “福贵良心” 的网友,转头就追着问 “是不是挂羊头卖狗肉”“高价收谷是不是噱头”,好好一场助农直播,怎么就变了味?

一边是她替老乡变现的真心,一边是网友实打实的质疑,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风波,真的是她 “人设崩塌” 吗?

其实仔细扒一扒,这场 “翻车” 根本不是什么人设崩塌,反倒透着股普通人办事的实在劲儿

所谓的发货地争议,说白了就是合作的中间商想省点快递费,把收来的太行山小米先运到山西的发货仓统一发出,李福贵自己忙着挨家挨户收谷子、对接加工,压根没顾上提前跟网友说清楚这茬。

至于价格贵了一块多的说法,算笔明白账就懂了:收老乡的谷子就花了四五块一斤,还要筛掉一半不合格的碎米、坏米,剩下的好米再加上包装、冷链、人工这些杂七杂八的成本,37.8 元 5 斤真没什么利润空间。

说到底,李福贵就是个第一次搞大规模助农直播的普通人,没专业团队帮着把控细节,没丰富经验预判问题,满心满眼就想着帮老乡把谷子卖出去。

她会忽略发货地的告知,会没提前把成本明细跟网友说透,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疏漏,但也正是这些不完美,才显得不掺假、不刻意。

可即便如此,质疑声还是没断,甚至有人翻出之前带老人旅游、帮村民晒麦子的视频说她作秀。

难道被网友捧上神坛的人,就必须一辈子活在 “零失误” 的滤镜里吗?

不做 “神”,才是网红的长久之道

李福贵的被动 “翻车” 看着让人揪心,但其实圈子里早就有聪明人摸清了门道, 不把自己当 “神”,反而能走得更稳,而这跟有没有钱没关系。

就说张桂梅校长,她被无数人奉为“燃灯校长”,可她从没想过要打造完美人设。

她会坦诚自己的脾气急,会说 “我也会累,也会想放弃”,会承认学校运营中遇到的困难,甚至会因为募捐不到钱而发愁。

即便后来有人质疑她 “作秀”,但看到她布满老茧的手、憔悴的面容,看到那些被她送出大山的女孩,所有质疑都不攻自破。

还有网红张同学,当初靠着拍摄东北农村的真实生活爆火,直播间里没有精致的布景,没有华丽的辞藻,甚至连他自己都穿着朴素,做饭时油烟呛得直皱眉。

他从不说自己是 “乡村振兴标杆”,也不刻意营造 “完美农民” 形象,只是坦诚地记录自己的日常,偶尔带点家乡特产,也会直白说 “能赚点零花钱,也能帮老乡多卖点货”。

这俩人一个是公益领域的标杆,一个是网红圈的清流,他们没有李嘉诚那样的财富,却凭着“不做神” 的真实站稳了脚跟。

既然 “不做神” 能走得这么长远,那为啥还有那么多网红宁愿砸钱造神,也不愿坦诚做自己呢?

如何告别 “造神”?

流量这东西简直像块裹着糖的针 , 甜的时候能甜到心坎里,扎人的时候也能疼到骨子里。

李福贵就是最鲜活的例子,没流量的时候,她只是个在村里走街串巷卖豆腐的普通姑娘,日子过得踏实却平淡。

可流量一来,就像天上掉了馅饼,人民日报点名夸她,千万网友把她捧成 “良心标杆”,连带 46 位老人旅游、帮老乡收谷子这些事,都被传得家喻户晓。

流量给了她能力,让她能自掏腰包圆老人们的看世界梦,能帮乡亲们把滞销的小米两秒卖空,不用再担心谷子烂在地里。

这份甜,是实实在在的,既能改善自己的生活,还能给身边人带去好处,换谁都会觉得暖心。

可甜劲还没尝够,刀子就递了过来。

一场助农直播,不过是中间商为了省运费换了发货地,不过是算上收购价、损耗和包装的成本,价格比当地贵了一块多,就被网友追着骂。

仿佛之前的所有善意,都是为了带货铺路。

其实多数网红都这样,没人主动想当 “神”,可流量推着、网友盼着,不知不觉就站到了高处,他们想靠流量帮衬身边人,可稍微有点疏漏,就被无限放大,之前的好全被一笔勾销。

就像有些网红,为了维持 “完美人设”,明明是普通人却硬要装 “圣人”,结果稍有不慎就被扒出破绽,最后落得个 “全网唾弃” 的下场。

而那些愿意坦诚自己不完美的网红,反而能收获长久的信任。这就是网红的真实现状:流量能给你千万关注,也能让你一夜被千夫所指;能给你助农的底气,也能让你的善意被曲解。

既然流量这么 “双刃剑”,那网红们该怎么避开 “造神” 陷阱,踏实走下去呢?

其实告别造神,首先得咱们网友先放下 “滤镜”—— 别总想着找个 “完美偶像” 来寄托期待,更别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绑架别人。

李福贵带老人旅游是善举,带货帮老乡卖小米也是实事,不能因为一点小问题,就把之前的好全抹掉,更不能把人家的真实疏漏,当成 “人设崩塌” 的罪证。

就像咱们身边的朋友,也会犯错、会有缺点,难道因为一次失误就否定他所有的好吗

说到底,“造神” 就是一场互相绑架:网友把自己的期待强加于人,网红被架在高处下不来,最后只剩 “造神 、毁神” 的恶性循环。

李福贵的道歉直播,与其说是 “翻车”,不如说是给所有人上了一课:远离 “造神” 陷阱,既需要网红们坦诚做自己,也需要我们网友学会包容不完美。

结语

当我们不再执着于寻找 “圣人”,不再把网红架上神坛,而是以平常心看待每一个努力生活、真诚做事的人,网络世界会不会少一些 “翻车” 的闹剧,多一些真实的温暖?

那些真正想做事、敢担当的网红,是不是也能卸下枷锁,走得更稳、更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花上娱乐网 » 原创 远离“造神”陷阱!当众道歉的李福贵,揭开了网红的“真实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