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总觉得星二代只要爹妈给力,红是迟早的事,可陈奕丞偏不按这个剧本走。你想啊,他爸是陈宝国——那种往那儿一站,气场就能压过半个演艺圈的老戏骨,资源人脉能差吗?但他都42了,别说大红大紫,就连名字,估计好多人都得想半天“哦,就是陈宝国那个儿子啊”。这事儿说起来,真挺颠覆认知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是陈宝国没使劲捧?其实真不是。你可能不知道,这些年陈宝国带他拍了多少戏——《正者无敌》里演父子,现实里也是一家三口齐上阵,当时剧里他俩对戏,好多观众说“眼神里都是戏”,可播完了,大家记住了陈宝国的角色,他呢?好像就成了“陈宝国儿子”的附属品。这就让人纳闷了,资源给得这么足,怎么就没留住观众呢?
说起来,星二代里靠自己闯出天地的不少。就说郭麒麟,一开始大家也说“这是郭德纲儿子”,可他靠着《庆余年》里的范思辙,把“嘴甜会来事”的人设立得稳稳的,后来上综艺、演话剧,硬是让“郭麒麟”这三个字比“郭德纲儿子”更响亮。还有谢霆锋,刚出道时被骂“靠爹”,结果人家玩摇滚、拍动作片,摔断骨头都不吭声,最后拿金像奖,谁还敢说他吃软饭?
那陈奕丞差在哪儿呢?有人说他演技不行,可你去翻他的戏,比起现在一些只会瞪眼的流量,他至少能接住陈宝国的戏,这功底不算差吧?其实我觉得,戏路可能是个大问题。他演的大多是抗战剧、谍战剧,这类剧确实考验演技,但观众记角色不记人啊。你看现在火的,不是悬疑剧里的“疯批美人”,就是古偶里的“白月光”,这些他基本不沾边。等他后来想演古装剧,二十多岁的小鲜肉早就霸屏了,他这时候再进,确实不占优势。
更有意思的是他那股“佛系”劲儿。现在演员都拼了命刷存在感,今天发个健身照,明天上个热搜,可他呢?社交平台跟摆设似的,除了偶尔发点剧组日常,基本查无此人。有人说他这是摆烂,可换个角度想,会不会是他自己就不想红?你想啊,从小活在“陈宝国儿子”的标签下,不管做得多好,总会有人说“还不是靠他爸”,时间长了,或许“不被盯着”反而是种解脱?
他的感情事儿也挺让人唏嘘的。之前和张檬因戏生情,听说当时俩人挺甜的,可最后没成,一来二去就单到了现在。42岁未婚,放在普通人家里都得被催,更别说陈宝国这种盼着抱孙子的老父亲了。估计陈宝国每次看到他,心里都得嘀咕:“当初让你学机械你不听,现在事业感情都不上不下,这图啥呢?”
其实星二代的压力,外人真未必懂。就像陈奕丞,他选这条路的时候,肯定觉得“我爸能行,我也行”,可真进了圈才发现,父辈的光环是保护罩,也是枷锁。你做得好,是“应该的”;做得不好,就是“浪费资源”。换作是你,每天活在“和父亲比较”的目光里,能不别扭吗?
现在陈宝国快70了还在忙,6月份刚当完上海电视节评委会主席,精气神儿比好多年轻人都足。可陈奕丞呢?好久没动静了,跟半退休似的。有人说他成了陈宝国的心病,可我倒觉得,或许他自己挺自在的——不用应付镜头前的虚与委蛇,不用被流量绑架,想拍戏就拍,不想拍就歇着,这种状态,在演艺圈里,反而挺稀罕的。
说到底,红不红真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陈奕丞或许没活成陈宝国期待的样子,但他按自己的节奏走,哪怕慢一点、平凡一点,不也是一种活法吗?毕竟,演艺圈里最不缺的是昙花一现的红,最缺的,可能是这份“不较劲”的清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