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智贤辱华事件影响,近期关于韩星进入中国娱乐圈以及韩资渗透内娱的消息备受关注。近日有爆料称,宋慧乔也受到全智贤事件的牵连,本来即将达成的合作项目因此告吹。
据自称业内人士的爆料者透露,宋慧乔参与的一个香港电影项目,双方已谈判一年多,本来进展顺利。但在全智贤事件发生后,片方下令,明确不再启用任何韩国艺人,转而重新接触倪妮。这一爆料的时机非常敏感,正值全智贤风波发酵,难免让人质疑其真实性。毕竟“限韩令”一直严格执行,近年来曾出演中方影视剧的韩星作品多被搁置,资本方也不会贸然冒险。
不过仔细分析,有网友认为此事并非空穴来风。一方面,谈判持续一年多,说明双方确实有强烈合作意愿。另一方面,虽然“限韩令”存在,但部分为冲击国际奖项的合拍片,过去仍有韩星参与,因此操作空间可能存在。
此外,宋慧乔在韩国的电影资源远不如在中国获得的机会丰厚,无论制作班底还是片酬都极具吸引力。再加上韩国电影整体式微,宋慧乔的新作屡遭票房和口碑失利,韩星努力在中国维持人气、争取资源也属情理之中。
宋慧乔对于中国市场一直高度重视,曾在采访中坦言自己是韩流的受益者,也与中国多位优秀导演、演员有过合作。以现实状况而言,宋慧乔在韩国难以获得顶级电影资源,在业内的分量与汤唯相比也明显有限。连新片都接连失利,说明她需要更多外部市场机会。
在中国,宋慧乔拥有一定的路人基础。只要限韩政策稍作松动,谋求发展并非奢望。而事实上,许多略有人气的韩星、爱豆还可以来华举办签售会。然而,正因全智贤辱华事件引发轩然大波,使得原有转机一夜间变为危机。虽然这一爆料尚未获得官方证实,但结合舆论反馈,许多中国网友对此表示支持,认为应继续严格执行限韩令。
实际上,多年来韩剧和韩国娱乐产业在潜移默化中存在贬低中国、借鉴甚至“偷取”中国文化的现象,无论是MV、舞台造型还是影视服化道都屡见不鲜。全智贤与《暴风圈》所曝出的恶意更为直接,引发的连锁效应也更强烈。更何况全智贤、林允儿等人在中国观众中原本拥有可观的路人缘,如今也难逃舆论反噬。韩星在中国的“路人盘”由此土崩瓦解,逐渐失去观众青睐已成常态。
除了艺人本身,韩资近年来持续加大对中国文娱产业的渗透力度,也引发不少争议。例如横店与韩方合作的项目,横店影视城官号因而被网友质疑攻击;韩资收购华谊、投资各类城市IP文旅项目,也引发网友警惕,担心中国文化资源被长期“掠夺”占有。跨国公司参与文娱投资本非少见,但韩国资本“押宝”中国文娱产业的频率过高,不可不防。
综上所述,限韩措施的执行极为必要。希望整个行业都能高度警觉,坚持底线,不给某些人和资本以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