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上娱乐网 花上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头条 »

长江航运加速步入智慧化时代

新华社武汉9月25日电题:长江航运加速步入智慧化时代

新华社记者张阳、李思远

5G信号覆盖江面、实时查看船舶驾驶舱动态、App自主申报过闸……从四川宜宾至上海,蜿蜒2800多公里的长江干线上,一场智慧航运的变革正在发生。

近年来,长江航务管理部门大力推动智慧长江建设,实现长江航运信息化的大跨步发展,基本实现了要素监管精准化、政务服务一体化、行业治理协同化。

“长江水系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航运企业3700多家、个体经营户近9000家,船舶9万多艘,靠传统管理与服务方式难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刘亮说。

“智慧长江建设的路径,可以用‘131’三个数字来代替。”刘亮说,“即构建1个信用管理体系,打造智能管理、综合保障、公共服务3大平台、建设1个统一开放的长江航运市场。”

通信与数据是智慧长江的“任督二脉”。目前,长江干线建设5G基站5146个,5G覆盖率超95%,初步实现船舶信息、雷达信息等多源数据融合,形成了一张“陆海空天”一体化的智联网络。长江航务管理局从船舶、船员、港口等五大维度构建长江全流域场景模型,集成14个智慧应用系统和50余项航运指标分析,构建“一图看长江、一图管航运”的立体数字化实景,实现通航环境全景监控、风险智能预警、远程精准执法。

人、船、物一体的“应用链”正在形成。在“长江航运智能管理驾驶舱”,技术人员随意点击一艘船舶,实时船位、船名、所载货物、运输航线、所属企业等信息一目了然,还可通过接入摄像头实时查看船舶驾驶舱动态。

长江航务管理局科技与信息化管理处处长沈延虎介绍,“长江e+”公共服务平台有通航信息、绿色服务、船舶过闸、政务办理、综合服务等7大类86项公共服务事项,上线运行两年多来,用户超38万,日均点击约30万人次。

“以前上岸买物资、看病,生怕耽误行程。现在只用在‘长江e+’上点一点,水上超市直接送货到船,头疼脑热还能远程连线医生。”常年跑长江干线的李船长说,“水位信息、垃圾交付等都能在手机上操作。”

长江航运管理跨度大,自然条件复杂,市场主体小、散、弱,区域协同不足,管理千头万绪。通过信息技术赋能,长江航务管理局对船舶、企业实施分类分级精准监管。

“目前已归集数据630万条、生成评价70余万条,实现对5714家企业、5.6万艘船舶、40.3万名船员信用状态实时、全覆盖监测。”长江航务管理局法规处处长叶飞说。

信用建设的触角也延伸到金融领域。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长江航务管理局创新“信用+金融保险”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低息纯信用贷款,重庆试点“船舶抵押权便利化登记”,为88家企业融资8.8亿元。

手机App自主申报过闸、危险品运输全程动态追踪、新能源船舶优先调度、物流信息“一单到底”……智慧航运建设成果应用正不断涌现,航运市场活力持续迸发。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长江干线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6.9亿吨,同比增长4.7%。

“长江航务管理局将积极构建智慧长江航运生态体系,探索打造长江航运智能体,推进流域共享共治,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安全水平,把长江打造为安全韧性战略要道、畅通高效物流通道和绿色智慧生态廊道,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刘亮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花上娱乐网 » 长江航运加速步入智慧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