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父母爱情》这部剧,很多人一聊起来就停不下来。它2014年2月2日在央视一套首播,一下子就火了,豆瓣评分9.4分,40多万人打分,追平了86版《西游记》和87版《红楼梦》的地位。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因为它讲的不是狗血的豪门恩怨或者职场撕逼,而是普通人家的那点事儿,从上世纪50年代到2000年代,跨越半个多世纪,父母那辈的爱情和生活,接地气到骨子里。剧里江德福和安杰这对,从农村大老粗和城市小姐的门不当户不对,到互相磨合出一家子的温馨,观众看完都说,这不就是自家爸妈的故事吗?现在都过去十一年了,剧集还在各种平台热播,海外60多个国家也引进,成了中国电视剧的活招牌。
可这么经典的剧,为什么没人敢翻拍?不是没人想,金钱诱惑在那摆着呢。网上搜一搜,好多影视公司都打过主意,但最后都黄了。核心原因就俩:一个是灵魂人物刘静已经走了,她是原著作者兼编剧,没了她,这剧的魂儿就没了;另一个是四个关键角色演得太绝了,后来的演员再牛也跨不过这道坎儿。
刘静的离去是2019年3月30日的事儿,她享年58岁,死于癌症。说她是灵魂人物,一点不夸张,因为这部剧不是凭空编的,而是她爸妈的真实经历。刘静1961年出生在山东烟台的一个军营里,她爸是军官刘兆贵,妈是上海资本家小姐,两人故事跟剧里一模一样。江德福原型是她爸,从农村参军当上战斗英雄,娶了城里小姐;安杰原型是她妈,出身富裕,嫁人后从大小姐变成接地气的家庭主妇。刘静小时候在海岛军营长大,1979年入伍,当过通信团的班长、分队长、副教导员啥的,1991年转业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当编辑,后来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文学部。
她写《父母爱情》这本小说,是1993年的事儿,那时候她在《解放军文艺》杂志上发表。小说一出,就被姜文看中了,他1994年花五万块买了电影版权,想拍成大银幕。姜文觉得这故事有味道,身份悬殊的夫妻怎么磨合,时代大背景下小人物的坚持,太有嚼头了。刘静试着改剧本,改了几版,姜文总觉得不对劲儿,缺了点什么,就搁置了。搁置十几年,期间倪萍也找过她,想买电视剧版权,刘静又试着改,但还是没写顺。
直到2012年,新丽传媒的老板曹华益找上门,说要拍电视剧。刘静那时候已经确诊癌症了,但她瞒着剧组,咬牙坚持。曹华益对她有信心,说你写出来,演员拿着本子照着演就能火。刘静一边吃止痛药,一边改,十个月下来,剧本出来了。演员拿到手后,都说这本子太牛了,不用加戏删戏,跟着走就行。郭涛梅婷他们拍的时候,确实没改过一句台词,因为刘静把每个细节都卡得死死的。
除了刘静,剧里的四个角色也成翻拍的拦路虎。刘天池演的王秀娥,这个角色出场不多,就几场戏,但她把这个农村妇女演活了。王秀娥是江德福的远房亲戚,淳朴到骨子里,帮安杰接生那场,她的手法利落却带点慌张,眼神里全是热心肠。刘天池平时是时尚都市女,拍戏时故意扮丑,领口敞开,头发乱糟糟,讲话带山东口音,一点不嫌弃。
观众看完都说,这不就是村里大姐吗?刘天池的演技在于细节,她没抢戏,但一出场就让人记住。翻拍时,谁来演?现在的年轻演员爱精致妆容,演不出那股土劲儿。刘天池丈夫是祖峰,两人互相成就,她在剧里不显山不露水,却成了经典配角的代表。她的王秀娥不是花瓶,是那种底层妇女的缩影,帮人忙时不求回报,生活苦哈哈却不抱怨。这样的角色,翻拍容易演成刻板印象,少了刘天池的自然,就白搭了。
再说刘琳的江德华,这个角色前期特别招人烦。她是江德福的妹妹,从农村来投奔哥哥,一进门就闹分家产,仗着姓江想做主,粗鲁得像泼妇。吃饭抢肉,砸盘子,眼睛瞪圆,脸红脖子粗,让观众直想骂街。刘琳把这股讨厌劲儿拿捏得准,前期恨得牙痒,后期慢慢变,婚后生孩子,来帮兄嫂时手稳了,脸上多了皱纹,学会体谅了。江德华的转变不是突兀的,刘琳演得层层递进,从自私到悔悟,观众从恨到怜。
刘琳拍这部剧时,已经是实力派了,她后来在《隐秘的角落》里又火一把,但江德华是她早期代表作。为什么无法超越?因为这个角色难演,负面太多,一不小心就成单纯的坏人。刘琳没美化她,就实打实演出来,那股农村妹子的野和后来的软化,太接地气了。现在翻拍,演员容易往励志方向拉,丢了原味。刘琳的表演是先抑后扬,观众的情感跟着走,换人来,节奏乱了,就没那效果。
梅婷的安杰,更是跨度大的角色。从20岁小姐到80岁老太太,一生轨迹全在她身上。安杰出身资本家,娇生惯养,爱喝咖啡,吃西餐,嫁给江德福后,慢慢适应军营生活,从高傲到温柔,从大小姐到和邻居打成一片。梅婷40岁拍青年戏,演得出20岁姑娘的灵动,大眼睛深眼圈,气质像朵玫瑰,不张扬却有韵味。导演孔笙和制片曹华益试了那么多演员,就选她,因为她一颦一笑藏故事。青年安杰走路带风,眼神挑衅;中年推自行车买菜,疲惫却笑;老年坐椅子上,头发白了,目光从容。
梅婷的演技牛在年龄跨度,她没靠替身,全程自己扛。安杰的美是一辈子的事儿,梅婷诠释得准,富家女的优越感藏在骨子里,不露痕迹。翻拍时,年轻演员演老年容易僵,老演员演青年又没活力。梅婷是特例,二者兼备。现在的流量女星,演这种跨度角色,容易浮夸,少了安杰的历经沧桑。梅婷拍完后,说这角色让她懂了婚姻的韧劲儿,她的表演让安杰成了无数人心里的妈。
最后是郭涛的江德福,本来不是首选。刘静最初想的是姜文,那种风流倜傥的军官味儿。但姜文有档期,郭涛毛遂自荐,孔笙一看,就觉得他合适。郭涛长相平平,肿眼泡熊猫眼,身形不挺拔,刘静三次婉拒,说他丑,配不上安杰。但郭涛试戏后,刘静服了。他把江德福的粗鲁演得活灵活现,大老粗气质,小心眼儿,对老婆却死心塌地。军人刚毅,追求安杰时憨厚,婚后争执时拍桌,却马上卷袖子解决问题。
郭涛的动作自然,不留痕迹,吃饭吧唧嘴,抽旱烟,站军姿笔直。江德福不会浪漫,闹笑话时脸红到耳根,但担当感满满。郭涛演活了这个角色,从英雄团长到退休老头,一路接地气。为什么无法超越?因为江德福是剧的核心,郭涛的表演平衡了粗鲁和细腻,没一点多余。翻拍找帅哥来演,就丢了原味;找普通人,又没郭涛的爆发力。他后来在其他剧里也稳,但江德福是他的巅峰。
这四个角色加起来,就是剧的脊梁。刘天池的配角不抢镜却难忘,刘琳的负面转正弧光鲜明,梅婷的跨度无缝,郭涛的日常担当接地气。他们不是流量,是实力派,拍的时候没大卡司,全靠演技。剧的服化道也牛,部队大门花大钱搭,就为那“一秒钟”的真实。
孔笙导演对细节痴迷,曹华益制片舍得砸钱。现在翻拍,预算高但心不齐,容易加特效丢本质。刘静走了,演员年纪大了,时代感也变了,观众记忆里那江家小院、炕头闲聊,换了人就假。说白了,这剧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翻拍等于自讨没趣。十一年过去,它还热,靠的就是真。谁敢碰,谁就得面对“毁经典”的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