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你可能不信,一位老演员在唱完京剧下台后,仅仅20分钟就离开了人世。其实啊,这位就是程之。他儿子后来挺有名的,就是央视主持人程前。现在回头讲这段事,还是觉得人生无常。
当时是1995年元宵晚会,程之唱的是《盗御马》。台下观众掌声还没停,他已经倒在了后台。医护人员赶紧抢救,可心肌梗塞太严重了。从倒下到离开,真的就二十分钟。
聊到这儿得提一句,程之的身体早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常年拍戏不顾身体,午饭经常啃个面包就解决。脸上化妆出问题也不说,就怕耽误拍摄。《西游记》里演金池长老时,胶水弄得满脸水泡,他照样坚持拍完。
你知道吗?他演反派特别出名。从1947年《假凤虚凰》开始,他就专演各种坏蛋。特务、汉奸这类角色他都接。眼神特别毒,看一眼就让人发毛。那时候上影厂还把他列入“四大坏蛋”之一。
其实程之原本不叫这名字。1926年在武汉出生时,家人给他取名程会春。家里是书香门第,祖父还是晚清举人。从小送他去学戏,8岁就登台唱《三岔口》了。
说到他儿子程前,这事儿更有意思。程前刚出生15天就被送给程之的二哥抚养。一直管养父叫爸爸,直到长大才知道程之是亲生父亲。后来他认回程之,但还是叫“三叔”。
程前的主持路走得挺顺。1992年进央视主持《天涯共此时》,一下子就火了。后来接棒《正大综艺》,成了当时的“央视一哥”。现在想想,他普通话确实好,台风也稳。
但你知道最让人意外的是什么吗?程之和程前父子俩,虽然血缘亲近,但真正相处的时间并不多。程前后来和董卿有过一段六年的感情,当时还有人说是董卿靠他上位。不过这些事儿现在也都过去了。
说到程之的敬业,真是没话说。他觉得演戏就得让观众相信角色。哪怕再小的角色,他都仔细琢磨。怎么走路、怎么说话、甚至拿杯子的手势都要想好。有时候一个五分钟的镜头,他能准备两天。
可惜的是,他从来不爱惜身体。心脏早就出了问题,经常手脚冰凉乏力。但一到镜头前立马精神百倍。1995年那天上台前,他已经好几天没休息好,中午就吃了两个面包。
突然离世后,很多人才想起他的好。虽然老演反派,但人特别正派。他说过角色不好没关系,只要演得真就行。这种老演员现在真的不多见了。
而程前呢,后来也转型当了演员,还上过春晚。2013年和朱瑞结婚,日子过得挺安稳。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他当年得知身世时那种复杂心情。听说他第一次叫程之“爸爸”时,病床上的人眼皮动了一下。
想想真是感慨,程之一辈子演了那么多戏,最后在舞台上唱完人生最后一段。观众还在喝彩,他却悄悄走了。就像他经常说的,戏比天大,人生如戏。
其实类似这样的老演员还有很多,像葛存壮、刘江他们,都是演反派成名。但程之有点不一样,他京剧功底好,演什么都有板有眼。可惜现在年轻人知道的不多了。
记得后来有次采访,程前提到程之,说知道他拼命、倔强、从不喊疼。或许这就是老一辈艺术家的坚持吧。戏好人在,人走戏还在。
现在想想,那天在元宵晚会台下鼓掌的观众,可能至今都不知道,他们见证了一位老艺术家最后的演出。而程之也用最戏剧化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人生大戏。
人生就是这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就像程之,唱完戏下台,短短二十分钟就走完了最后一程。但他留下的那些角色,还在荧幕上活着呢。
说到这个,其实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演员。不在乎名气大小,只管把戏演好。程之就是这样,演坏蛋也能演出名堂来。现在有些演员真该学学这种精神。
最后想起来,程之去世时69岁。从登台到离开,整整61年戏龄。他用一辈子告诉我们:戏如人生,但人生比戏更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