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上娱乐网 花上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头条 »

易烊千玺:25岁才学会哭,却先学会了把名字藏起来

01

演唱会最后一首,他没唱。

把话筒伸向观众,万人大合唱《送你一朵小红花》。

灯光扫过,他低头抹了一下眼角。

就那一秒,弹幕炸了——

“易烊千玺居然哭了?”

“原来他也会酸鼻子。”

02

我盯着屏幕,心里咯噔一下。

认识他那年,他才13岁,锅盖头,站得笔直,像一根被拉紧的弦。

记者采访,问“累不累”,他答“习惯了”。

问“想不想休息”,他说“怕一停就掉队”。

那一年,我就知道,这小孩把情绪上了锁。

03

这一锁,就是12年。

拍《少年的你》,他演小北。

杀青那天,剧组吃散伙饭,他悄悄把摩托车钥匙收进兜里,谁也没给。

后来采访解释:“小北的东西,得留一样,不然像把人家扔半路。”

听得我心里一酸——

他不是在演角色,他是在陪角色长大,然后亲手送走。

04

如今25岁,他终于学会“告别”。

新专访里,他说:“演完就画个叉,不再回头。”

可也补了一句:“有时候,真不想当男主角了。”

一句话,把流量、票房、九千万粉丝,全挡在门外。

他说想客串,想演“怪角色”,想把自己缩到最小。

这不是任性,是自救。

谁都有被“易烊千玺”这个名字压到喘不过气的时候,包括他自己。

05

演唱会取名“礐嶨”,生僻到输入法都打不出。

他解释:就是石头堆成的山。

多像他自己——

5岁练舞,石头一块;

13岁出道,石头一块;

18岁考中戏,石头一块;

25岁拿戛纳,石头一块。

外表越来越锋利,内里越来越空。

直到他摸到陶土。

06

公司给他搭了间小窑,在北京六环外。

不拍戏的日子,他就蹲在那儿捏泥巴。

一边捏,一边发呆。

泥片太干,会裂;太湿,会塌。

他第一次发现,原来也有努力不一定成的事。

于是干脆不赶时间,让泥巴自己慢慢来。

烧窑那天,他发朋友圈:

“裂就裂吧,反正还能再捏。”

我第一次见他对自己这么宽容。

07

我想到自己。

30岁那年,我辞职写剧本,天天被甲方骂“矫情”。

回家抱着电脑哭,却跟爸妈说“挺好的”。

直到有天,我妈递给我一杯水,淡淡一句:

“实在撑不住就回来,爸妈养你两个月。”

我当场破防。

原来人真正需要的,不是“你要加油”,而是“别怕,裂了就再捏”。

08

易烊千玺的“打开”,没有热搜那么夸张。

不是突然话痨,也不是放飞自我。

他只是允许自己偶尔哭、偶尔裂、偶尔不想当主角。

专访里,记者问他:“以后啥打算?”

他想了半天,憋出一句:

“先让名字歇会儿。”

说完笑了,像终于把12斤重的书包扔地上。

09

所以,别急着催他“彻底放飞”。

有些人开花要慢一拍,可一旦开了,就是漫山遍野。

就像他演唱会最后那幕——

观众唱到“奖励你一朵小红花”时,他抬头看天,灯光打在脸上,亮得晃眼。

那一刻我忽然懂:

他不是在“立人设”,他是在拆围墙。

一块砖,一块砖,拆给所有人看:

“你们瞧,我也怕,也累,也哭。”

然后拍拍手上的土,继续往山上走。

10

如果你也在爬坡,别慌。

允许自己慢,允许自己裂,允许自己不想当主角。

就像易烊千玺说的:

“解题过程比交卷开心。”

我们都不确定山顶有什么,

但确定的是——

一步一步,总能上去。

11

节目播出后,他的左手腕仍系着那根红绳。

粉丝问:“本命年都过了,怎么还不摘?”

他答:“留着,提醒我先做自己,再做易烊千玺。”

你看,25岁才学会哭的小孩,

其实已经找到了最硬的盔甲——

把名字藏起来,把真心亮出来。

这就够了。

【感谢关注,本文为个人见解,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花上娱乐网 » 易烊千玺:25岁才学会哭,却先学会了把名字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