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艺人苏永康将于10月初在浙江温州举办演唱会,因其曾有涉毒历史,有网友向当地相关部门投诉。9月16日,红星新闻记者发现,苏永康温州演唱会的总票代大麦网于当天下架了苏永康演唱会项目。
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演出主办方已向审批单位提交出取消的申请。此前报道:9月15日晚,红星新闻记者曾查询大麦网,平台显示,苏永康“So Live”2025巡回演唱会温州站(中秋佳节)将于10月6日在温州奥体中心体育馆举办,票价为199元至699元不等,所有门票已经售罄。
在舆论持续发酵后,9月16日,大麦网下架了该演唱会所有信息,主办方也已向审批部门提交取消申请。这一事件再次表明,社会公众对吸毒行为持零容忍态度,演艺行业必须坚守道德底线。
尽管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回应称苏永康演唱会的报批资料合规,但网友的强烈反对促使各方重新审视这一演出安排的适当性。这一现象表明,在法律和规章之外,还存在更为重要的社会公序良俗和公众情感。合规性只是最低标准,而文艺演出作为社会文化活动,应当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网友们通过向相关部门投诉的方式表达立场,不是对艺人个人的穷追猛打,而是对维护文艺领域清朗空间的集体守护。这种自发性的公众监督,体现了社会禁毒共识的高度一致,也展现了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姿态。事实证明,公众舆论在塑造健康文化环境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吸毒艺人将在一定期限内受到行业抵制。这一行业自律规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文艺工作者作为公众人物,其言行举止对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具有重要影响,理应承担更高的社会责任。吸毒行为不仅违法,更严重破坏了文艺工作者的社会形象。
此次事件也引发我们思考:对于有吸毒历史的艺人,是否应当建立更加明晰的复出机制和评估标准?我们鼓励吸毒人员改过自新、重返社会,但其作为公众人物重返舞台应当慎之又慎。或许可以考虑通过参与公益活动、禁毒宣传等方式,让改过自新的艺人以适当方式回归公众视野,而非直接进行商业演出。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进一步细化审批标准,在合规性审查基础上,增加社会影响评估环节,避免类似争议再次发生。
苏永康温州演唱会取消事件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社会公众对吸毒行为零容忍,对吸毒艺人商业复出不接受。这既是对禁毒工作的有力支持,也是对社会正气的弘扬。我们应当为此点赞,并期待这种健康的社会共识能够持续巩固,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更加清朗的文化环境。
文艺舞台需要的是能够传递真善美的表演者,而不是有吸毒污点的“明星”,这是社会的选择,也是时代的进步。唯有坚守道德底线,文艺园地才能百花齐放、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