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事都像我们想的一样,佟丽娅这几年最得意的作品我想不是她接的任何一个广告,也不是她拍的任何一个作品,而是她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朵朵。
但是呢,现在的热搜确实朵朵给陈思成挣面子了,换我,我也心里不是很好受。
离婚那天选520,挺讽刺
在全网明星都在撒糖的日子里,佟丽娅和陈思诚却选择在5.20官宣离婚,别人都在恩爱,他俩却终结了。
不开玩笑,很多人当时都懵了。
但是不同于其他前任,离婚后老死不相往来,他俩离婚之后还能为对方说话,互相点头,这是让我们都没想到的。
有人说他俩是最体面的前任,这话说的当然不是假的,但是我怕这些体面也是因为一个孩子带来的。
那段婚姻,注定走不远
往前倒一倒,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埋了雷。
2012年,两人在《快乐大本营》上,陈思诚还遮遮掩掩,嘴里蹦出一句“希望我们都好好的”。
佟丽娅直接摊牌:“希望大家祝福我们。”
全场懵,主持人都快掉眼泪,她就这么硬生生把恋情公布了。
当时不少人心里都打鼓:这女孩子太热烈了,扑得太满,而陈思诚,永远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这种错位,撑不住长久。
但命运偏偏喜欢反转。
没多久,两人结婚、生子,外界也慢慢闭嘴了。
佟丽娅甚至在综艺里穿上婚纱,公然“嫁”给陈思诚,那一幕感动过不少人。
可转眼几年后,一句“情感走不到一起”,让一切归零。
孩子是底线
离婚后,佟丽娅把孩子带在身边。
她甚至写了一本《心花朵朵》,记录下儿子成长的点滴,连“给孩子洗衣服要用哪种皂”都写得清清楚楚。
这种事,往往只有一个单亲妈妈才会那么细致。因为她清楚,自己既要当妈,也得补齐缺席的那一块父爱。
但她没把孩子当成筹码。陈思诚随时能见朵朵,生日、节日照常。
更神奇的是,佟丽娅从没在公众场合说过前夫坏话。哪怕大家都知道陈思诚“花边新闻”一堆,她一句没提。
这种克制,说是为了孩子,也没毛病。
热搜里的“意外”
前阵子,《轻于鸿毛》首映礼,佟丽娅带着9岁的朵朵现身。
结果全场都在惊呼:这不就是缩小版的陈思诚吗?
模样像也就罢了,这孩子气场还真随了他爸。
面对话筒,丝毫不怯场,张嘴就是“票房大卖”,还一本正经点评电影成功不成功。
一套话术下来,像极了陈思诚在发布会上的派头。
网友调侃:佟丽娅生的不是儿子,是“陈思诚的复刻版”。
更狠一点的说:这孩子长大,恐怕要比他爸更会玩。
佟丽娅的骄傲与无奈
我想如果有人问佟丽娅,这样的结果你难过吗?
孩子最后是给陈思诚争光了,这是毋庸置疑地,她的心里肯定有点不是滋味。
一边是让她骄傲的儿子,懂事有礼貌情商还高,一边又是让她无奈的儿子,自己拉扯大的孩子,却最后被说像爸爸。
这样的难受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懂。
孩子的未来是谁的?
外界开始揣测:朵朵是不是未来的“陈导二代”?
毕竟有父亲的资源,有母亲的颜值,再加上从小耳濡目染,说不定真能在电影圈闯出一片天。
但这里头有个问题:孩子到底想不想?
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9岁的小男孩,在大人安排的场合里表现得体面得要命。
可他心里想的是什么,没人知道。
说白了,父母的光环,既是保护伞,也是枷锁。
陈思诚和佟丽娅,可能都没意识到,儿子未来的第一步,早就被别人定义好了。
“体面”的代价
佟丽娅这些年活得越来越独立,大银幕、小荧幕两边跑,演技口碑稳稳的。陈思诚则在导演的路上继续深耕。
两人离了婚,还能维持一种“互相成全”的表象。
这种体面,看似理想,其实是极难维持的。
背后是佟丽娅的隐忍,是她一次次选择“算了,不说”。
可代价是什么?代价就是,哪怕孩子一句话,媒体都会解读成“给爸爸长脸”。
这种隐形的对比,对任何一个母亲来说,都是隐痛。
我觉得我看出来的佟丽娅并不亏,因为她守住了她的底线,让朵朵快乐地,健康地长大,而不是仇恨地记着父母一辈子。
再看陈思诚也不算失败,哪怕外界对他地争议再大,孩子天真的笑容也能让他好感又回来了。
可是我真的很想知道,这份体面可以维持多久呢?等朵朵长大,会不会问他的父母为什么那么多年你们就走散了?
我想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在娱乐圈里,婚姻这个东西永远是猜不透的,我们只能在门外看戏。
可是,最怕就是两人有了孩子,让孩子承受这莫名的压力。
佟丽娅和陈思诚虽然离婚了,但是现在他们至少体面,可以不让朵朵承受太多的舆论,但我想这也只是权宜之计。
未来,长大的朵朵是要自己探索一个独立的人生,走出父母离婚的影子,我想这才是给父母长脸的最重要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