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专稿(胖部/文)
《生万物》成为今年暑期稀有的“爆剧”,台网双端的热播,也带动了剧组主演群像的集体出圈。
饰演宁苏苏的邢菲,成为其中颇受瞩目的一员。
而近期伴随着邢菲主演的新剧《她的瞳》杀青,#邢菲终于要升咖了#、#邢菲升咖后首部作品#等话题登上热搜,确实吸引了不少讨论,主要聚焦在艺人的“升咖”标准,以及邢菲能否算是成功升咖。
首先必须肯定的是,邢菲在《生万物》里刻画的宁苏苏算得上一个成功的角色。
在剧中,宁苏苏经历了少女的天真、出嫁后的苦难与历经沧桑后的觉醒,而邢菲不但演出了角色在不同阶段的层次感,有多场戏都获得了观众认可,比如浓缩角色一生的三场“镜子戏”,还有表现出明显前后差异的哭戏,都让人看到其对角色的用心揣摩和共情能力。
在这背后,是邢菲提前数月赴农村体验生活、学习农活技能,尽可能贴近角色。成果也是令人满意的,宁苏苏角色死去的更新当日,话题#苏苏死了#单日阅读量破亿,成为全剧非常令人共情的角色。
在同年龄段的女演员里,邢菲这位非科班出身的演员,是少有能够获得演技层面赞赏的。
那么,《生万物》给邢菲带来了哪些变化?又是否够得上“升咖”?
粉丝为证明“升咖”列举的关键实绩是邢菲在9月的行程,包括《COSMO》等杂志的累计五天拍摄,东方卫视的专访录制,参加《奔跑吧》的综艺录制,以及某食品代言的商务拍摄。相关人士认为,这充分证明了邢菲在当下的商业价值与曝光度,可以“对标一线青衣”。
这种判断或许和行业通常认为的“升咖”有一定差异。
传统意义上的“咖”,存在于戏剧、电影、电视、综艺等内容的鄙视链,如变成“电影咖”等说法。
而伴随着内容制作差异的边界减弱,“咖位”成为一种行业地位的代指,而“升咖”通常代表着地位出现质变,如行业一般所说“一线”“二线”等相对模糊的区分。
以邢菲此前的作品经历,根据猫眼专业版统计,出生于1994年的她在出道16年来,累计出演了27部剧集,而近几年或在《女士的品格》《生万物》等女性头部剧中出演女三,或在《暗夜与黎明》《烈焰》等一番为男性的剧中担纲女一,基本符合业内二线女星的定位。
那么,《生万物》能带动邢菲进入准一线,甚至一线行列吗?
这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广度,邢菲是否形成了更广泛范围内的认知度,具有传播价值;二是深度,邢菲是否具有市场号召力带动收看,即有足够多的观众为了她观看新剧。
而这两点是会进一步分化成更多小问题。比如其是否赋予了角色某种独特性,这种独特性能否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并形成正反馈?比如邢菲是否能够靠这个角色脱离“甜妹”“小花”的标签,而跻身演技派“青衣”之列?
不同方面的反馈不尽相同。至少从商业层面的反应来看,邢菲肯定算得上迎来了一波“有效播剧”,可以预见的是后续一段时间会有不少资源上门,在原本的角色层级中还会具有一定的选择权。
但是否会有真正“升咖”的角色找上门?或如一些评论所言,邢菲的外形相对缺乏一些记忆点,对路人观众容易留下“剧抛脸”的印象,而这对于形成演员的个人品牌是不利的;如何进一步提炼自身气质,选择更准确的赛道,或许是演技派邢菲后续的必修课。
至少目前来看,号称“川渝背景国风克苏鲁”的《她的瞳》,由邢菲饰演的女主角裴冷冷定位是“元气少女”,从放出物料看,也许还不足以和她以往的角色形成差异,或成为其演技的下一场考验。
但还是希望,认真演戏的演员,都能迎来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