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上娱乐网 花上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头条 »

当美女主播成为“技术流”

“姐我今天就要成为‘技术流’!”当粉丝量564.7万的抖音主播苏一宁,三分娇憨三分御姐地对着镜头讲出这句话时,其直播代言的现代中国抓住流量救命稻草的心态表露无遗。

而当我问旁边的两位工作人员(不确定是代理公司还是现代中国),苏一宁这场直播大概要多少费用的时候,她俩没正面回我,只说“可贵了,老贵了!”不过,这场愿打愿挨的直播能有什么效果,我是不抱希望的。毕竟,她背后的帕里斯帝,潜客群体不太可能会是她的粉丝吧?

不仅是苏一宁,还有昊铂展台做篮球签名活动的周楷恒,也是一个有495.3万粉丝的抖音博主。而当流量网红代替传统影视明星,成为粉丝们的偶像,当一位豪华品牌的公关人士对着美女主播感叹“快没饭吃喽!”这个时代早已经完成了转换。

此外,整个2025成都车展上,每个展台几乎都“铺满”了卖力直播的美女主播,嘴里各种技术参数、车型参数、价格、优惠信息等等,喷薄而出,让你不禁感叹,连美女们都这么拼了!可想而知,这条链上所有相关的人,也都在为“一切为了卖车”而卷。

而在展厅外的走廊,在广场,不时会有美女抖音博主在那里搔首弄姿,周围一堆长枪短炮伺候着,或拍或直播,女主播对着前面的空气甚至有点面无表情地说着什么,而无形的网络背后,连接着一个个看不见的粉丝。这真是“无接触”的时代,“一切为了卖车”的时代。

展厅空荡荡,主播战车展

既然来成都车展,当然得特地跑一下各大4S店。但是,现在进4S店,会有种恍惚进了美发店的感觉。一进门,首先会有人来问你,“之前了解过我们品牌没有?联系过我们的销售顾问没有?”你是找督导、总监还是店长剪,还是第一次来?就是这种感觉。

所谓“展厅空荡荡,主播战车展”。转一圈儿下来的总体印象,大多数展厅除了展车都是空荡荡的,但差不多每个店都有一个主播在卖力吆喝。

反差在车展,各个展台的美女主播更如水银泻地。而且,跟以前不一样的是,美女直播们在线索KPI的压力或者说激励下,早已经进化成为了“技术流”。无疑,传统4S店和“销售顾问”模式,现在很大程度上要靠美女主播的线索来落地,这也是主播越来越多的原因。

而这种模式的影响,也反映在终端。比如,在建国集团旗下的奇瑞品牌4S店(属于C网),除了一位美女主播在瑞虎9旁边在播,可能销售顾问们也觉得没劲,聊了会天然后站在门口左右张望着。我进店半小时,除了阿姨来问我喝什么,倒了杯茶给我,享受了难得的安静时光。

有意思的是,除了门口主位的瑞虎9之外,居然还有3x和5x这样很老的车型在卖,很意外。虽然门头有很醒目的新能源标志,但是,店里却只有一款探索06 C-DM,这款车还是几乎全部出口的。此外,建国集团旗下还有另一家风云4S店(E网),据其销售顾问讲,现在热卖的风云A9L提车要等1个月。

形成对比的,是这家奇瑞4S店旁边的小米4S店。小米这里你只需要问一个问题,小米YU7和SU7的提货时间。问下来,SU7最快明年2月能拿到。而另一家小米4S店里,讲YU7大概7~8个月,SU7大概5~6个月。销售告诉我,APP上显示是要等55周,但实际提前没什么问题。

这也说明,实际提车时间已经提前,或者小米的订单量已经有所下降。另外,让我感慨的是,小米4S店的设施都很到位,包括厕所。另外,根据最新信息,截至2025年6月底,小米汽车渠道已达到335家,其中直营店占比约80%,代理商门店占比约20%。渠道建设速度确实很快。

实际上,在小米、新势力等加入的行业极致内卷之下,大家的日子真的不好过。所以,八仙过海都能理解。比如,这次在长安福特的4S店里,就得到一个确切的消息,福特在中国的渠道终端合并已经板上钉钉,销售顾问说是国庆后或者年底前就会开始。而且,福特纵横的销售顾问也确认了这个信息。

这次探店还有两个收获,一个是了解到,皮卡在成都依然限行,两家店里的销售顾问都说,皮卡不能进城,三环以内不行。不意外,皮卡要上量,真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外一个,就是“方盒子”的颜值即正义。在方程豹店里碰到一位20出头的小伙子,在父母陪同下来买钛3,问他为啥要买?他说,就是喜欢它的外观,好看。而在另外几家店里也看到,有点人气的,往往都是在看“方盒子”车型。

所以,无论是钛3、钛7,还是哈弗猛龙、捷途旅行者、iCAR V23等等车型,它们的热卖都说明“方盒子”的潜力确实很大,它已经超越原先小众的“越野”定义,而成为一种多元化的个性象征。

无疑,价格战绝对是今年的主流。就连一向主张不打价格战的长安福特也撑不住了,这次问到,混动锐界L有3万的现金优惠。当然,这跟卡迪拉克XT5的13万多的优惠相比,是小巫见大巫了。对于凯迪拉克来说,成都去年卖2025辆(上险数),同比下降22.9%,今年的压力更大。

而价格战的另一面,则是新产品的层出不穷。比如,吉利银河的星耀8,成都建国门店的销售说月销量大概20多台,卖得相当不错。而在吉利领克店里,很有进攻性的销售顾问除了为我介绍新上的领克09,还带我体验领克900,特地演示了下900的旋转座椅,棕色内饰的质感很不错。

另外,比亚迪快上市的方程豹钛7也已经到店,但感觉做工和品质,售价应该不会超过18万元。方程豹的店里现在有了4款车,上新的速度还是可以的。另外,本来想在智己成都锦江店体验下智己LS6增程版的质感,但是没想到展车居然只有纯电版的,可能是给征调到车展现场去了。

看完4S店的众生相,第二天奔赴车展现场,真有种“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的感觉。不禁感叹,这是一个多么天下熙熙、天下攘攘的行业啊。

B面的智驾“三国杀”

凡事有A面也必有B面。到了车展,实际上,各大展台美女主播疯狂直播卖车的背后,技术暗战更是伏脉千里。特别是未来竞争的核心智驾方面,这次车展可谓上演了一场“三国杀”,而主角正是“地大华魔”中的Momenta、华为、地平线。

地平线在这次车展举办了量产突破1000万见证仪式。背景是,地平线的上半年财报显示,征程系列硬件出货突破1000万套,成为中国首家到达该里程碑的智驾公司,营收同比大增67.6%至15.67亿元。

此外,这次地平线还和星途联合发布了搭载征程J6P和HSD的车型ET5。而HSD“中国版FSD”的称誉,更是让地平线创始人&CEO余凯信心爆棚。不过,其面前,仍然挡着Momenta和华为两座大山。

作为智驾领域的王者,Momenta自然不甘落后。车展上和AUDI合作的首款车型奥迪E5 Sportback正式亮相,且该车型将于9月16日正式上市。

而且,就在8月,传Momenta首款自研辅助驾驶芯片点亮,并开始上车测试。其从软件公司转向软硬一体化供应商的可能性提升很多,不过目前无确认信息。据悉,基于CPU+NPU+GPU异构计算模式的Momenta自研芯片采用7nmFinFET工艺,由台积电代工,其600TOPS的芯片算力也直指征程J6P的560TOPS。

2024年智驾企业大清洗之后,Momenta凭借开源算法、低训练成本、成熟快速交付能力独占鳌头,不过,一直保持与英伟达和高通深度合作的Momenta,为什么也想进入“软硬一体化”阵营呢?说到原因嘛,一方面是可能想撇开两家芯片大佬的掣肘,一方面也是行业竞争使然。

这也反映出,中国智能驾驶赛道暗流涌动,尤其是如果Momenta在芯片领域补强,叠加Momenta 60.1%的NOA市占率(根据佐思汽研数据),这条赛道上的竞争就会更加白热化。毕竟,Momenta想要提高硬件适配效率,加快产品迭代速度,使用自研芯片是必然中的必然。当然,这也将冲击到地平线和华为。

不过,华为也没闲着。其最新的鸿蒙智行五界之一的尚界H5以16.98万元起预售,18小时5万订单将华为ADS系统成功打入20万元级别以内车型。

再加上,由于英伟达芯片的不稳定性,国内的企业已经慢慢找到了超越路径,一方面“车企们也在边学边干”,一方面第三方供应商快速成长、快速适配,地平线的无缝切换和Momenta的自研芯片点亮,可谓一时双雄。

而Momenta在华为和地平线的阻击下,也确实有点睡不着。虽然Momenta合作定点车型超过160款,全球超15家车企,交付量突破40万辆,并且能够在3~6个月短周期内,完成一款新车型的适配。然而,地平线的量产定点车型也已经超过400款,落地量产上市的也达到了200多款。

所以,如果同为软硬一体化+数据开源供应商,就像行业人士预言的,Momenta和地平线未来必有一战。而此次成都车展,双方互相“亮剑”,可谓“山雨欲来”的信号。

当然,这三家各有各的玩法,Momenta是辅助驾驶和ROBOTAXI“两条腿走路”,地平线本就是AI芯片的Tier2而上攻至软硬一体化,再加上自研BPU+异构计算架构+ARM架构的内核,拥有更高自主性。华为更是不用说了,在HI模式、零部件、智选车三种模式四处出击下,已经凑齐五界,野心更大。

还有一家元戎启行。近日元戎启行正式发布全新一代辅助驾驶平台DeepRoute IO 2.0,以及自研的VLA(Vision-Language-Action,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大模型。同时,元戎启行已达成5个定点合作项目,首批量产车即将进入市场。

但是,元戎启行的弱点在于没有硬件的支撑。所以,虽然是英伟达Thor芯片的资深合作伙伴,然而能与Momenta和地平线一战的实力还是不够的。

相较之下,华为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在主动权方面和含金量方面,确实很强悍。再加上华为现在选择更现实的世界行为模型(World Action)来做智驾方面的突破,跟理想和小鹏押注VLA不同,同时,又将竞争的复杂程度提升了一个量级。

所以,虽然车展表面看不到,实际上智驾领域已经是VM(World Model,世界模型)、VA、VLA混战成一团,好不热闹。虽然大家都讲“世界模型”,但是,讲的却不是同一件事。

还有一点,是智驾芯片的价格,在以比摩尔定律更快的速度不断下探。目前英伟达Orin-X单颗采购成本已经从500美元左右下降到约为380美元,折合人民币2500元,地平线J6系列成本则控制在2000元左右,而地平线J6P+HSD的目标,则是要搭载在10~15万元的车型上,显然整体解决方案的价格不会高于7000~8000元。

不过,尽管“地华魔”已经在智驾系统方面形成很高的壁垒,进入强者恒强的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头部车企会放弃“自研”,毕竟,这是未来竞争的核心领域,不管是全栈自研还是全栈可控,都得掌控在自己的手里。而且,如果整个汽车市场,统一使用相同的智驾系统,确实也是件很无趣的事。

所以,这次车展比亚迪专门在9号馆开辟一大块区域做“天神之眼 辅助驾驶体验区”,你也能明白这里面的深长意味。而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次车展要看的就不仅是各种车型,还有背后的“技术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花上娱乐网 » 当美女主播成为“技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