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病”,这是张国荣在跳楼前一小时打给向太陈岚的最后一通电话中反复强调的话。近日,向太在直播中重提22年前这段令人心碎的往事,直言张国荣之死“并非因抑郁症”,瞬间引爆全网争议。
向太陈岚表示,2003年4月1日下午,张国荣突然致电向太,语气激动地要求她帮忙召开记者会。他在电话中坚决否认自己患有抑郁症或撞邪,反复强调“我没有病”。向太当时试图安慰他“不要不开心”,但未料一小时后,张国哥哥从香港文华东方酒店一跃而下,这通电话成了他最后的求救信号。
向太至今仍深陷自责:“如果当时我坚持介入,结果会不会不同?”她回忆,得知噩耗时正值愚人节,她起初以为是玩笑,直到熟人证实后才当场崩溃。
向太认为,以张国荣“爱漂亮、追求完美”的性格,不可能主动选择跳楼这种惨烈方式。她将怀疑指向外部干扰——尤其是拍摄电影《异度空间》时可能接触“脏东西”。
她透露曾想找人为张国荣驱邪,但因其伴侣唐鹤德不信灵异而作罢。“这件事我遗憾了22年。”向太在直播中坦言。
然而,向太的“灵异说”与张国荣家属及医学记录严重冲突。大姐张绿萍(医学专业人士)生前多次公开强调,弟弟患的是生理性抑郁症,即脑部化学物质失衡,需长期服药治疗;唐鹤德在2003年4月2日凌晨的采访中明确承认:“从我的角度看,他有抑郁症”;经纪人陈淑芬也证实,张国荣去世前因新片《偷心》筹备遇阻、舆论压力等问题情绪长期低落。
今年7月,导演王晶曾爆料张国荣自杀的三大原因:事业受挫:电影《偷心》因投资方入狱而流产,转型计划失败;抑郁症未规范治疗:病情反复却未系统用药;性取向舆论压力:长期被媒体纠缠私生活。
针对张国荣临终前“否认患病”的表现,心理专家指出:重症抑郁症患者常伴随病耻感,拒绝承认病情是典型症状。其遗书中“我一生未做坏事”的自责表述,也符合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征。
另有网友认为,张国荣坚持澄清自身状态,可能是受到外界压力(如投资纠纷、隐私泄露)的刺激,而非单纯精神问题。
向太的爆料虽引发关注,但也遭到部分网友质疑:与家属、伴侣的证词直接矛盾;22年后重提灵异猜测却无实质证据,被指“博流量”;经纪人陈淑芬曾表示,张国荣最后一通电话是打给她而非唐鹤德,只因“不想让爱人伤心”,与向太版本存在出入。
张国荣之死已成为一代人的集体伤痕。向太的自责与猜测,家属的医学证词,网友的争议——所有这些碎片拼凑出一个复杂而悲情的真相:也许从来不是单一原因击垮了他。
22年过去,我们是否还在用各种方式消费他?或许比追问死因更重要的,是记住他留下的艺术与美,以及尊重逝者与家属的隐私。毕竟,那个爱漂亮的人,一定希望被记住的是他最好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