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上娱乐网 花上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头条 »

盛大下的细微:偶像演唱会“造梦”之外

8月20日晚,上海体育场。漫天的尖叫声中,七名少年“从天而降”出现在舞台之上。一曲《登顶》拉开了时代少年团“加冠礼”演唱会上海站的大幕。自此五天四场,现场观众共计达20万之多。

8月23日,上海体育场,时代少年团演唱会。徐家汇体育公园 图

数据显示,演唱会观众中25岁以下的占比超过80%,其中未成年人占比约四分之一。对于所有现场粉丝来说,这是一场盛大的“造梦”。时代少年团队长马嘉祺在舞台上说:“最好的成长永远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一起登顶。”

谈到为何选择来上海举办演唱会,时代少年团方面表示,上海是一座时尚、多元、充满活力、拥有无限可能的都市。“我们也来过上海很多次,每次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热情,所以特别希望能在这里用音乐和舞台与大家见面,在这座美丽的城市创造属于我们和粉丝的记忆。”

如果把目光从舞台挪到台下甚至场外,托起这场梦幻般“登顶”的,是更多一群人。他们不仅是远道而来的粉丝,是为儿女圆梦的家长,也是倾力守护的公安民警,是烈日下耐心的志愿者,还是周边“宠粉”的酒店人员……

部分“票根经济”的数据已经出炉。徐汇区文旅局透露,8月20日至21日,环上海体育场周边酒店全部订满,总营收环比增长70%。徐家汇商圈累计客流量达90万人次,总营收突破6100万元,其中港汇恒隆营收表现尤为突出,同比增长54%;飞洲国际广场距离最近,销售额环比上周增长近60%。

在上海这座“演艺之都”,盛大自不必说,细微处更见真章。

8月23日,上海体育场外,时代少年团演唱会正在进行。徐家汇体育公园 图

粉丝 “累并快乐着”

“终于圆梦了,在上海看到了从小喜欢的偶像!”“00后”女孩杨乐(化名)对澎湃新闻记者说。她形容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有奔波和劳累,但都值得。

相关数据显示,此次时代少年团上海演唱会,大约92%为外地观众。杨乐就是其中一位,她8月20日从武汉来到上海,因为幸运抢到票,可以看20日、23日两场演出。朋友小王则陪同她来体验这趟“上海之旅”。

回想此次观演感受,杨乐概括为“累并快乐着”。她说,8月20日是演唱会第一天,观众、应援粉丝以及家长几乎铺天盖地。当天中午开始,上海体育场周边聚集起大量粉丝,微信群的很多朋友,线下见面后彼此畅聊。

或许因为第一天人太多、路线不熟悉,杨乐进场和散场花了很长时间。她背着很重的相机,穿着高跟鞋,走了不少“冤枉路”。然而,当她看到自己从小喜爱的偶像在舞台中央唱跳,周围是和自己一样热情的粉丝,很多人都精心装扮,在闪烁的灯光中,呼喊着偶像的名字,她觉得前所未有地开心。

8月23日,上海体育场,时代少年团演唱会,观众排队入场。徐家汇体育公园 图

小王在场外等杨乐,对上海这座城市有不少感受。演唱会快结束时,他不知杨乐散场后从哪个门出来,站在路上东张西望,这时交警主动上前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还带他走了一段路。路上他问了很多问题,交警都有耐心回答,让他感觉很贴心。

这是小王第二次来上海,小时候那次已经没什么记忆了,这次他特别留意到上海的交通秩序很规范。等杨乐的时间里,他买了杯饮料坐在路边,“我看见来来往往的电动车都戴着头盔,戴头盔这个事情真的很重要。”他说,路口很少有人闯红灯,交警查得也很严。过马路时,汽车礼让行人,没人摁喇叭催促,许多细节让他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文明。

和很多来沪游客一样,两个年轻人在上海的行程也很丰富。8月21日,杨乐和小王去了上海迪士尼乐园。他们顶着烈日,在乐园里尽兴玩了一天。休息一天后,23日白天,两人又去了东方明珠和浦东美术馆,晚上再看一场演唱会。24日,他们心满意足地返回武汉。

宛如“送考”的家长

比起此次特设的“家长等候区”,预检口外的家长们或许更有意思。如果不知道这是准备看演唱会,预检口外颇像是旧时的火车月台,再考虑到许多粉丝的年龄,场景如同中高考期间的考场门外。

送孩子进入演唱会后,短暂在外逗留的家长们。澎湃新闻记者 蒋乐来 图

23日下午,带孩子来看演唱会的家长们多数止步于此,接过孩子手中带不进去的行李或应援物料,最后叮嘱几句“进去小心”“拿好手机”“结束联系”,甚至有人说“记得喝水”。场面像每一个亲子分别时刻一样,看起来尤为“郑重”。孩子转身离开,家长踮起脚来,目光越过人群盯着他们远去的方向,掏出手机高高举起,拍下被人群淹没的子女,再默默离开。

“反正带进去也得扔掉,这么热的天我用正好。”从北京赶来的胡先生接过女儿为偶像做的应援扇——她已经知道扇子过不了安检。这个身材微胖的父亲,穿着黑色T恤和灰色运动裤,配上手中可爱的花边扇,有种莫名的喜感。

8月23日,上海体育场,胡先生拿着孩子没能带进去的应援扇。澎湃新闻记者 蒋乐来 图

胡先生的女儿今年14岁,之前妈妈带着她看过时代少年团重庆站的演唱会,大连站四次开票都没抢到,上海站直到21日才抢到票。父女俩23日下午1点左右到上海,看完演唱会第二天一早便回北京。胡先生对追星虽然不甚理解,但对女儿很放心,自认为平时沟通也没什么代沟,“孩子喜欢的,能实现就帮她实现,只要不太过分”。

演唱会期间,胡先生选择“猫”在地铁站台,可以凉快一会。对于那个14岁的女孩来说,爸爸妈妈各带她看了一场偶像的演唱会,或许会是珍贵的青春记忆。

深夜为上百张身份证寻找失主

百余张身份证、成堆的相机、背包和各种演出物料——这是徐汇区衡复治安派出所仅仅在20日、21日两天内收到的遗失物品。每一件都被细致地贴上标签,注明拾获位置,集中暂存在所内,静候失主前来认领。而这,正是民警吴胤杰和同事们近几天的日常。

上海体育场内遗失的身份证被送到衡复治安派出所。受访者供图

成堆的相机、背包和演出物料堆放在派出所内。受访者供图

自时代少年团上海演唱会开幕以来,吴胤杰已经连续几天没进过家门。由于演出入场时间提前至15点,他必须在14:30准时到岗,负责内场秩序的维持,直至演出全部结束。待内场所有观众离开场馆,往往已接近23点。

但吴胤杰的工作还远未结束。他匆匆赶回派出所,处理积压的日常事务,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整理和联系上海体育场送来的大量遗失物。一件一件核对、一遍一遍拨通失主的电话,仔细比对物品特征,再一一约定领取时间——这一切完成,常常已是凌晨一两点。

同时,由于其平时负责联系上海体育场管理工作,第二天一早,他又站在体育场门口,对接新一轮的增援警力。

截至8月24日,上海已连续5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随着演唱会在23日再次开启,吴胤杰和同事们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这两天,吴胤杰的口袋中多了一张冰宝贴,“那是一个观演歌迷给我的”。尽管工作辛苦,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他看到粉丝歌迷们在演出结束后有序离场,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连锁酒店成为临时歇脚点

汉庭酒店上海体育馆店,步行到演唱会场馆仅约500米。半个月前,酒店就忙起来了,店长冯先生算了笔账,演唱会期间酒店的营业额比平时至少翻了一倍。

8月23日晚,上海徐家汇,汉庭酒店上海体育馆店。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图

冯先生说,该酒店94间房,两周前几乎全部订满。公安、文旅等部门提前召集会议部署,酒店在入住安全上格外严格。他们提前10天和房客打电话确认信息,告知注意事项,同时还提供上海游玩路线攻略。

8月23日,汉庭酒店上海体育馆店,店长冯先生准备送出的应援物资。澎湃新闻记者李佳蔚 图

8月23日,汉庭酒店上海体育馆店,酒店为演唱会粉丝准备的免费应援物资。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图

“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一般要由监护人陪同才能入住,否则他们来了也入住不了。”冯先生说,这次演唱会未成年人观众较多,酒店格外审慎。工作人员提前打电话核实同住人身份时,如有未成年人,还要联系监护人确认。

冯先生印象最深的是一位11岁的小粉丝,她和奶奶、妹妹一起从浙江而来。

“11岁的姐姐抢到票了,9岁的妹妹没抢到,奶奶和妹妹也陪着一起来了。”冯先生说,这家人8月19日入住,20日本来要去另一家酒店,但在这里续住更方便,冯先生紧急帮她们协调到了房间。“小朋友特别感谢我们,还出去给我们买水。”

冯先生和奶奶聊起来,得知小朋友父母很忙,无法陪同,奶奶带着户口本作为临时监护人随行。奶奶说,两个孙女喜欢这个偶像团体,暑假和父母商量后,父母帮孩子买到一张票。作为交换,11岁的姐姐答应下学期要考到一个指定名次,“提到学习成绩时,小朋友在旁边一直做鬼脸”。

客流量大无疑会带来管理难题。冯先生提前和房客联系时,告知每个标间最多住4人。有些房客一次预订了四五天房间,他要提醒对方中间不允许随意换人。“拼房容易出问题,而且未成年人多,这个风险我们要防范,有些人也因此退订了。”冯先生说。

演唱会的几天里,来酒店化妆、换装的人大幅增加,有些不是房客,不能进入住宿区域。冯先生临时在公共区域开辟了化妆区、茶水间,还把工作人员的休息室拿出来,为有需要的粉丝换衣服。

8月23日,汉庭酒店上海体育馆店,酒店提供免费行李寄存服务。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图

散场后,晚上10点至凌晨,大量观众滞留在马路和周边商圈。有的还没打到车,或在附近吃东西,酒店大厅也会成为他们临时歇脚点。这几天,冯先生干脆开放了员工卫生间,并提供免费的纯净水。

“因为这些观众和粉丝,这个月我们的营业收入的确更高了。”冯先生说,这几天酒店工作人员从2人增加到5人,额外抽调保安24小时巡逻,更要确保安全。

“先了解她们,再理解她们”

8月23日那天,徐家汇站最高气温定格在37.1℃。场馆四周不少志愿者戴了遮阳帽,脖子上还挂着小风扇,但仍可以看到头发近乎湿透,脸上冒着汗。在8号门的预检口,志愿者除了帮助维持秩序外,还要应付从四面八方围过来的提问。“4号门怎么走?”“家长等候区在哪?”“12岁以下的孩子没有身份证怎么入场?”

预检口的志愿者们,脖子上挂着挂脖风扇。澎湃新闻记者 蒋乐来 图

这些志愿者来自徐汇区教育系统,其中不乏教师。她们大概一周前得知要参与演唱会的志愿工作,在19日接受了专门的培训,同时自己也密切关注演唱会相关的线上咨询,以便应对大家各种各样的疑问。必须承认的是,相较于求助民警和保安,以未成年女生为主体的粉丝们更愿意喊出那声“姐姐”。于是同样以女性为主的志愿者们,扛起了解答花式提问的重任。

当然,进场的人流中也不乏“野生”志愿者。当有人提出路线上的疑问时,人群中常有其他粉丝或家长掏出自己手机里保存的路线图,热情解释起来,给出自己的建议。

对于这些承担志愿工作的中学老师来说,眼前的歌迷和课堂上的学生年龄相差无几。一位志愿者说,这也是第一次如此密集地接触到这个群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这很正常。就像平时和学生交流一样,要先了解她们,再理解她们。

23日傍晚6点半左右,临近开场,天边是正艳的夕阳。体育场外人流渐渐少了,也逐渐安静下来。突然传来一声鼓响,没买到票守在场外的歌迷中响起一声尖叫,而后迅速反应过来那只是试音。开场前最后的时间里,场内外粉丝的期待在紧绷中高速升温,像盛夏暴雨前被闷住的燥热,等待一道闪电撕开一切。

人们在各自的位置上等待着第一个音符的到来。当鼓声正式响起,那是粉丝们“梦”的开始,亦是魔都向着“亚洲演艺之都”再度迈出的铿锵一步。

上海徐家汇体育公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花上娱乐网 » 盛大下的细微:偶像演唱会“造梦”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