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与少年》第7季来了,虽然现在才播了先导片,但整体感觉不错。每个嘉宾都表现得挺真诚,遇到问题都会直接拿出来说。旅行类综艺最怕的就是沟通不畅,一旦大家能有效互动,矛盾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
趁着旅行还没正式开始,先聊聊这一季嘉宾给我的初印象。目前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英和马思纯。
那英在娱乐圈里算得上是最接地气的嘉宾之一。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雨,她的性格一点没变。在《花儿与少年》第7季里,依旧是保持本色,展现她最真实的一面,直言不讳,敢说敢做。在开录前的制作会上,节目组提醒她,网友普遍认为这一季敢来参加的嘉宾都特别有勇气,那英一脸大大咧咧地问:“那都是性格有点拧巴的人吧?”随后她又自觉地表示,希望能和大家配合得好,承诺自己尽量少说话,因为她知道自己说话容易得罪人。说到这里,真让人想起上一季也有嘉宾这么说,结果……没想到翻车。尽管如此,我觉得那英不至于那样。
从第一期节目来看,那英真的是个很热心、很好相处的人。节目组安排的第一个任务是用100块钱做一道菜,然后带去马达加斯加驻华大使馆。陈数领了60块钱,在意识到自己可能用不完,而其他人又不够用时,急得有点手忙脚乱。她立马联系了那英,那英很爽快地拉了个群,甚至把完全不认识的张雅琪也通过沈梦辰拉进来,顺利解决了大家的沟通问题。
有一段特别暖心的情节,那英看到张雅琪的手机屏保写着“千万不要过度用力,做最好的自己”,她忍不住问张雅琪这是什么意思。张雅琪解释说自己做事时容易过于用力,结果那英不紧不慢地说:“如果你一直这样下去,可能会累死。”她的意思是,做自己就好,不必太在意外界的标准。她轻松的语气也让张雅琪不自觉放松了。
而且,作为前辈的那英一点架子也没有,蹲下来和小妹妹聊得很亲切。她在节目中的奇思妙想也让人惊讶。比如在去使馆的路上,那英突然提议,如果资金不够,可以直播24小时,她来表演才艺,唱累了其他人接着,看看能赚多少。她甚至觉得,这样一来,这一季可以住五星级酒店。姐的想法真是天马行空。
马思纯也有她的趣味和特色。在讨论经费时,她第一次打电话时得知自己是第四个拨通的,于是当场表示要再等一会儿,因为她觉得,如果自己是最后一个打电话的人,就能推测出是否有人已经买了重要食材。这种小心思也蛮可爱的。
在去使馆的途中,马思纯坦言自己在吃助眠药,药物代谢需要大约10小时,所以如果到时候大家看到她有点迷糊,希望大家不要觉得她有情绪问题。大家都理解了,也同意保持大家的睡眠质量。
她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谁当导游,我们大家商量着来。”她强调,大家要大胆发言,有问题就直接说出来。其实很多时候,矛盾产生的原因就是沟通方式不一致。提前确定了“有话直说”的原则,后面的互动就能顺畅得多。
马思纯的真性情还体现在选导游的环节。这季节目组采用了全新的方式:大家如果愿意当导游,可以回到之前的厨房,不愿意的就直接去机场。其他人都选择回厨房,只有马思纯觉得自己适合辅助,而不是做主导,所以决定前往机场。虽然不知道最后她会不会改变决定,但她能坦诚表达真实感受,而不是强迫自己做不适合的事情,真的是一种勇气。
陈数在年龄上仅次于那英,给人一种非常负责任的感觉。在做饭任务时,她主动承担了重任,表现出很强的决断力。当她意识到自己申请的经费有些过多,感到内疚并立刻联系其他人道歉,这些细节显示她是一个理智又能担待责任的大姐姐,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好沟通的人。
李沁给人的感觉比较温和,处理问题时总是自己默默消化。如果大家要吃西餐,她宁可自己吃泡面;如果去一个比较原始的地方,她也表示“大家能接受,我就能接受”。虽然她看起来很好相处,但这种性格可能在真人秀中少了一点亮点。
张雅琪,作为年轻的小妹,表现得稍显青涩。在之前的《令人心动的offer》中,她曾给人一种不太适合做律师的感觉,而现在转行参加综艺节目,倒也算是找到了她的特长。
两位“少年”龚俊和张晚意的表现也很不错。龚俊提前做了大量功课,了解了马达加斯加的动物、植物和景点,感觉自己是最适合当导游的人。而张晚意虽然讲话有点慢热,但也挺幽默的。
节目里有个有趣的细节:那英想吃冰棍,由于经费有限,她们只买了4根冰棍。两位“弟弟”龚俊和张晚意立马表示自己可以不吃,大家最终用自己的方式分了冰棍,大家共享。张晚意在后采时提到,分冰棍的行为让他感到很温暖。导演问:“给陌生人分冰棍,你们不会觉得关系发展得有点快吗?”张晚意一脸懵:“我们是分了一根冰棍,不是一起吸了一根冰棍。”
从先导片来看,第七季的《花儿与少年》阵容真不错。不过,最终的考验还是要看旅行中的表现。单纯和谐可不够,综艺感也得有。究竟这一季的嘉宾能否带领节目赢得收视和口碑,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