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小娄
近些年春晚屡遭吐槽,这也让赵本山回归春晚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了。
从1990年到2011年,赵本山陪观众过了21次除夕,是当之无愧的春晚“台柱子”。
对于很多人来说,他的小品已经成了除夕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但从2011年之后,赵本山便再没有上过央视春晚了。
无论观众怎么喊话,本山大叔就是不去。
刚开始大家还以为是他累了,后来才发现竟然是因为一个女人的出现。
“春晚台柱子”赵本山
别看赵本山已经十多年不登央视春晚的舞台了,但每次一到过年期间,他就免不了被提起。
原因很简单,他的那些作品实在是太经典了。
在春晚舞台上的21年间,赵本山的搭档换了好几个。
可不管和谁搭档,他都能创作出备受好评的小品。
早期和黄晓娟搭档,演绎的小品《相亲》《我想有个家》都不错。
后来和范伟、高秀敏等人合作的《红高粱模特队》《拜年》《卖拐》都是央视春晚经典小品榜上必有的作品。
和宋丹丹搭档那就更不用说了。
白云黑土组合不仅至今剧情都还被人牢牢记住,而且还创造了无数名梗名场面。
两人早年合作的《昨天、今天、明天》《钟点工》《说事》《策划》等小品那都是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当然了,令年轻一代观众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与小沈阳合作的《不差钱》。
2009年春节一部《不差钱》让原本寂寂无名的小沈阳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
自此之后,再也没有一个明星艺人能拥有这么快的爆火速度。
赵本山长相平平无奇,可正因为平平无奇,所以他的演技更容易被观众看到。
除此之外,努力也是赵本山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因素。
赵本山的人生经历堪称传奇。
六岁丧母、父亲也走了,就这样他成了一个没人要的孤儿。
后来赵本山便跟着失明的二叔学拉二胡。
二叔不富裕,也给不了赵本山好生活,但却是他成功路上的第一个伯乐。
因为二叔教的二胡,激发了赵本山在艺术上的兴趣。
17岁他进了公社的文艺宣传队,后来又去了业余剧团,接触了二人转。
赵本山是典型的大器晚成。
25岁之前,他完全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艺术爱好者。
但从25岁开始,一切都不一样了。
当时他凭借在拉场戏《摔三弦》中扮演盲人张志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人物。
不久后赵本山进了县剧团,还成了团长。
五年后赵本山和另一位喜剧界的知名人物潘长江开始合作。
他们演的《瞎子观灯》在沈阳那边非常受欢迎,可以说是场场爆满。
赵本山的第二个伯乐是姜昆,就是那个说相声的姜昆。
姜昆认识了赵本山后很欣赏他的才华,于是便推荐他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
而赵本山自己也很争气。
1990年春晚他第一次上台就凭借小品《相亲》让全国观众记住了他。
因为反响很好,赵本山开启了长达21年连续登上央视春晚的小品之路。
不同于现在那些只知道“包饺砸”的小品,赵本山的小品既通俗易懂,能让观众笑得前仰后合,又极具内涵。
看他的小品能明白很多事儿,但却不会让人有被说教的感觉。
赵本山在春晚的巅峰时期其实有很多极具竞争力的同行。
虽然有人说他的小品没别人的好,但不可否认有他的春晚收视率确实会高很多。
在东北地区甚至有这样一个梗。
除夕晚上赵本山登场的时候,完全听不到鞭炮声,因为大家都在家里看他的小品,没空放鞭炮。
有些演员的优秀是有局限的,但赵本山却是干一行行一行。
在小品领域,“小品王”的名号足以证明他的地位。
在电影上,一部《落叶归根》不仅让他入围金马奖影帝,还被封为“国内最好的公路电影”。
在电视剧方面,赵本山的经典之作更是数不胜数。
《刘老根》系列,《乡村爱情系列》都是有口皆碑的佳作。
不过相比起赵本山在影视上的表现,很多人还是更喜欢他在小品中的表演。
2011年,赵本山和徒弟王小利、小沈阳在央视春晚上演绎了小品《同桌的你》。
但自此之后,他便再也没有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
刚开始外界听了春晚,真的以为他是因为身体原因才选择不上春晚的。
可是2014年,赵本山的一番言论让观众察觉到了不对劲。
“如果大家还愿意看我这张老脸,我会奋不顾身。虽然我身体可能是有点问题,但是,不至于倒在台上。”
从这番话来看,本山大叔还是有极强的登台意愿的,那他为何这十几年来都没有再上过央视春晚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了。
赵本山不再登央视春晚竟是因为她
2012年央视春晚总导演的担子交到了哈文的手中。
哈文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央视二套工作,后来又做起了“3·15”特别节目的导演,她还获得过中国新闻奖。
她的丈夫是央视知名主持人李咏。
当年李咏主持的《幸运52》就是哈文担任导演的。
她还做过《非常6+1》的制片人。
这么看来,哈文的经验是很丰富的,她来做春晚总导演似乎没什么问题。
可要知道央视春晚和别的节目存在很大区别。
一般的节目都是比较单一领域的东西,可春晚是各种节目形态交叉的庞大舞台。
而哈文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不过她的胆子很大,在这种情况下竟然敢对春晚做出改革。
哈文先是成立了春晚宣传组,一周两次对外发布消息。
接着又取消了压轴金曲《难忘今宵》,让李谷一唱《天下一家亲》。
最后一点是最关键的一点,也是间接导致赵本山离开春晚舞台的一点。
不优待不免审影视大腕。
以往像赵本山这种大腕递上来的节目,基本都是直接通过的,可到了哈文这里却不行。
在创作方面,哈文和赵本山的理念也存在很大分歧。
哈文想要“深层次”“有主题”的东西。
可是赵本山认为春晚小品最大的主题是“快乐”,他说作品教育不了人。
若是换做以前的总导演,面对赵本山这样“台柱子”般的演员,大概率是会选择认可的。
而哈文却认为哪怕是赵本山来了,作品不行也不能过关。
随着本山大叔递上来的作品一次次被卡,一次次被要求修改,两人之间的分歧彻底爆发。
赵本山无法接受哈文的创新,哈文也无法容纳赵本山的观念,于是那一年开始,央视春晚便没了赵本山的身影。
金子在哪儿都发光
有人说赵本山太固执了,何苦要跟总导演作对。
其实他这不是作对,只是对艺术对观众的负责。
哈文的理念或许是对的,但他无法接受,如果强行合作,效果只会适得其反,那样受苦的是观众。
搞不好自己积攒多年的好口碑也会被破坏。
不再登央视春晚后,赵本山参加过几次卫视的春晚。
2012年湖南春晚上表演了小品《买年货》,还有辽宁卫视春晚的《相亲2》。
2013年他又登上辽宁卫视和江苏卫视的春晚舞台,分别表演了小品《中奖了》《有钱了》。
近年来赵本山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影视领域和培养徒弟上,依旧混得风生水起。
对于赵本山来说,名利他都有了,创作起来也就更加随心所欲,不需要为了身外之物去改变自己的理念。
只是“委屈”了现在的观众们,没机会在除夕夜看到本山大叔的新作。
希望有机会还能看到赵本山再登台演小品,也算是给当年的观众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