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上娱乐网 花上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头条 »

原创 《花少7》不撕了,我们却习惯了看人吵架?细节里藏着温暖与真实

《花儿与少年7》还未正式开播,但它已经牢牢抓住了我的眼球,完全不是因为什么“单数季魔咒”,而是因为节目一开始就用100块钱买菜,再加上一根冰棍,瞬间让我们看到:内地娱乐圈终于不再沉浸在撕逼大战中了。

其他旅行真人秀通过巧妙的剪辑来加剧矛盾,但《花少7》一开篇就直接解决了所有问题:房车怎么分配?导游该选谁?预算是不是应该是三位数?节目组提前50天就抛出了这些问题,而嘉宾们并没有争来争去,反而是先组织了一个群,龚俊调侃道:“你们这是在拍宫廷剧吗?”

这一句话很有意思,自嘲的调调,不露痕迹的剧透,比任何预告片都吸引人。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陈数的那60元操作,她没有抢C位,而是先给那英打了电话,说:“我去买主食,剩下的调料你们自己弄吧。” 一句简单的话就把“leader”诠释成了“后勤部长”。顿时让我想起了自己团建时那个总是第一个问“大家有忌口吗”的同事。

原来,高情商并不是“八面玲珑”,而是能把“我”变成“我们”。

李沁的颜值真是让人惊艳,弹幕上纷纷夸赞她,而我注意到的是她递辣椒酱的那个细节。龚俊和张晚意因为预算问题没买冰棍,她悄悄把冰棍折成两半递过去,脸上没有一丝“看我多贴心”的得意,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真正让人动容的美,是自然的,善良的也不需要表白。

马思纯坦言自己“干不好导游”索性退出,弹幕没有对她恶评如潮,反而充满了“照顾好自己”的温暖祝福。在娱乐圈,这种待遇实在是难得一见。也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观众已经厌倦了“强行制造冲突”的套路。

她躲避镜头时那一丝慌乱,恍如每次公司分组做PPT前一晚的我:承认自己“不行”并不是软弱,而是为了不给团队拖后腿。

张晚意自嘲自己“是个P”上了热搜,我的那些极富“J人格”的朋友兴奋不已。谁能想到,那个一向表现得非常严肃的老干部,竟然隐藏着一颗喜剧人的心?节目组根本没有给他设置“反差萌”的人设,而是让他自由发挥,他随口说的话都比剧本还精彩。此时我才明白,所谓的综艺感,原来是把麦克风伸进生活的缝隙里,捕捉到最真实的瞬间。

但是,真的是一切和谐吗?回看选导游那段,姐姐们集体报名,镜头切到马思纯孤单的背影,配上了字幕:“情绪病还在吃药。” 看似温柔的背后,其实暗藏着私人痛点。这种“体贴的残忍”才是真人秀的悖论所在。

再来看那根冰棍,姐姐们把它分给弟弟的画面被剪成慢动作,配上了感人的背景音乐,给我带来了满满的鸡皮疙瘩。可现实中,如果真有镜头对着我们,谁能不下意识地表演一番?这也让我和朋友争论了好久:这是真情流露,还是在镜头前展现的高超演技?

相比《浪姐5》中韩雪用英语顺畅与乔伊丝沟通,大家夸“姐姐好飒”,《花儿与少年7》则把沟通简化成“建群后再聊”,前者展示了能力,而后者则是人情的沉淀。高水平的沟通,原来不在于炫耀技巧,而是在于用最简单的方式去解决复杂的问题——就像你我他在群里发个“1”确认一下。

《王牌对王牌》的“家族”设定通过情怀刷眼泪,但《花儿与少年7》并不刻意去营造这种情怀,而是让你真实地感受到“七个普通人七天一起前进”的过程。

前期,节目像精心准备的年夜饭,注重每个细节,显得格外庄重;而后期,突然想吃烧烤的心情,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但特别有味道,真实得让人心生共鸣。

所以,当我看到弹幕上刷着“这一季千万别撕”的时候,反倒有点失落:我们什么时候把“不撕”当成了美德?旅行本来就有摩擦,冲突的剪掉不就是另一种逃避现实的粗暴方式?

或许有一天,节目能完整呈现马思纯的情绪崩溃,我们才敢承认:和谐,不是没有矛盾,而是学会与矛盾共处。

现在,遥控器交到你手里:你是想看100块钱买菜的一团和气,还是愿意看到他们为最后一根冰棍争吵得面红耳赤?留言告诉我,我们一起等正片开播,看看《花少7》到底是治愈人心,还是另一种新型“电子布洛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花上娱乐网 » 原创 《花少7》不撕了,我们却习惯了看人吵架?细节里藏着温暖与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