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专稿(胖部/文)
张艺谋监制的剧集《主角》于8月16日正式杀青。
“张艺谋”成为该剧最破圈的宣传点。事实上,早在2020年电视剧《装台》成为口碑黑马,就有消息称,原著作者陈彦“秦腔三部曲”中另一部作品、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主角》,有望邀请张艺谋导演该剧。
作为出身陕西、并在西影厂长期工作的知名导演,张艺谋一直表现出对陕西文化的热爱,让行业推测其确实有可能接下这部剧的导演工作。直到2023年该剧正式立项才确定,张艺谋将担任该剧的监制。
事实上,《主角》受到的期待,也不只因为张艺谋。
小说本身的影响力并不低,2018年出版后三年累计销量突破150万册,在当当网文学类图书榜蝉联26周冠军,并于出版次年就拿下茅奖。这部全景展现秦腔艺人五十载沉浮的史诗,透过一方秦腔的舞台,展示的是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风貌与人心变化。
而其改编剧集作品和《装台》一样,是一部扎根陕西、有多位陕西籍演员参与的“陕剧”作品;此外,从出品方到导演李少飞和主演张嘉益、秦海璐等《装台》的主要班底,都在《主角》中得到保留。
当然,大部分观众知道这部剧,还是通过张艺谋这位“监制”。
但这位国际知名导演,在剧集领域是否能延续其创作能力与市场影响力,恐怕还要画一个问号。
去年9月播出的《雪迷宫》,是第一部与观众见面的、张艺谋挂名“监制”的剧集,而播出后云合热播期有效集均播放量2530万,放在去年只能说表现尚可;尽管前期打开了一些话题,但受限于正片品质还是没能进一步扩大影响。
正如一些评论指出的,无论从视听美学还是叙事手法上,该剧都很难说和张艺谋有多大关系,放出的相关物料也仅有一段张艺谋到剧组指导的视频。
如此“监制”的参与度到底如何?这就要说到张艺谋近几年的创作状态。不仅在电影端保持着2020-2004五年六部作品的超高输出频率,期间还担任了冬奥会总导演,《我和我的家乡》总监制。
也正是在如此高频率工作下,他开始频繁接触剧集产业。2023年他本人还宣布将执导S+级网剧《英雄联盟》,表示“其实我从来不排斥剧”,希望拍一个“很不一样的、反差大的”剧集。但该剧后续并未传出更多消息。
可以看到,张艺谋正表现出对接触当下市场的充分兴趣,而如此高产表现出了某些不确定性。加上由他的新任“谋女郎”出演《主角》里半生投诸艺术的秦腔皇后忆秦娥,进一步带来了部分观众对该剧品质的疑虑。
但或许值得期待的是,该剧延续班底的前作《装台》表现极佳,2020年播出后拿下过白玉兰奖最佳改编剧本奖及多项行业大奖提名,在豆瓣有近4.5万人打出8.0分,也因此让《主角》获得了不少深度剧迷的期待。
前作的成功,也让新剧获得了更好的制作环境。
据称,该剧特邀陕西戏曲研究院专家驻组指导,演员提前三个月进驻西安易俗社进行封闭训练。拍摄阶段,60%的戏份都在影视基地置景完成,复原了大量年代场景,从去年11月进驻,到今年3月开机,历时166天“边置景边拍摄”的紧凑模式制作,终于于近日杀青。
而对于这部表现家乡文化与年代变迁的作品,张艺谋或许会投诸更多精力。
据称他在剧本策划阶段曾强调:“要用现代科技和视角讲述传统的故事。”制片人吴毅还透露:"从选景到服装,每个环节都经过张导亲自把关,单是女主角的戏服就设计了87套。"
应该说,从目前的公开信息看,《主角》是一部有着极高精品化程度与地域文化特色的主流剧集。加上这几年,严肃文学改编正在迎来市场热潮,推动了包括近期的《生万物》在内的作品出圈,如此环境下,或可对《主角》的市场表现保持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