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专业影评大咖,都赞《 戏台》是“顶级黑色幽默”。
但大家看完会发现,笑的是开心了,却不知道究竟 “黑”在哪?
今天咱就来好好分析分析,陈佩斯在电影里埋藏的 4个“小巧思”。
读懂了 这几个细节,才算真的明白了《 戏台》的真实内涵……
创作《戏台》的初衷
很多从小看陈佩斯的小品长大的朋友,心里都门清。
他当时都能上春晚,按他的造化,之后早就会火遍大江南北。
然而大家却发现,就连他的好搭档朱时茂都混出个名堂来了, 陈佩斯却“销声匿迹”了。
这背后,说没出什么事都没人信。
直到后来,陈佩斯赢了官司,才敢道出当年的一些真相。
1998年,陈佩斯在春晚上表演了《王爷与邮差》。
这部小品,当年获奖无数,一度成为了 “小品王”,也让他成为了当之无愧的 “小品鼻祖”。
然而,人火了就会引来一些 不怀好意的人,想过来分一杯羹。
但是,陈佩斯骨子里的傲气,不允许自己的艺术被人这样玷污。
再说了,他作为演出者,是合情合理的 版权所有者。
所以,他勇敢的说了一句 “不”。
于是乎,就换来了这么多年的 “封杀”!
官司赢了,生计却没了,有人嘲讽 陈佩斯“傻”,不懂的变通。
但是陈佩斯却说,他永远都不会后悔。
时隔32年,他还是娱乐圈里一个 “非常干净”的人。
而且如今,还带着自己导演、参演的作品狠狠的讽刺了一波资本!
看完电影的一众“票友”,搁着屏幕仿佛都能体会。
陈佩斯多年来,作为 “小人物”的挣扎与抵抗。
《戏台》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出来的一部 顶级“黑色幽默”喜剧。
其中 4处细节,最能体现它的 灵魂所在……
给洋人火车让道
影片的背景是民国时期,这时候的北京城正饱受着各路军阀势力的摧残。
首先攻占北京城的,则是姜武饰演的洪大帅。
这家伙是个“文盲”,活脱脱一个大老粗,看上去疯疯癫癫还有点搞笑,实则脾气阴晴不定。
心情一个不好,就直接掏出枪给人一个血窟窿。
但是影片最开始有一幕镜头,大家会看到,即使是 杀人不眨眼的洪大帅也有“软肋”。
他本来还在揍人,却因为“ 洋人”的火车要开进北京城,而不得不 暂停战斗。
电影为了让观众情绪变得欢快,还特意给大帅加了搞笑的台词。
但笑过之后再细品就会明白,这个情节安排,简直就是 对当时社会的高度讽刺。
多么搞笑啊,咱 北京城的“爷”,见了“洋人”居然也得低头。
跑腿伙计摇身一变成为“名角儿”
而在北京城炮火连天的背景下,五庆班一杆子人,却还是惦记着卖座唱戏。
奈何,饰演“楚霸王”的 名角儿金啸天,却因为被女人骗走全部家当受到了严重打击,变得 自甘堕落。
在演出前一天,抽大烟直接给自己抽的神志不清、浑浑噩噩。
座都卖出去了,角儿却倒下了,陈佩斯饰演的五庆班班主看着他,大骂着不争气。
偏偏此时,脾气暴躁的洪大帅,又点名要看金啸天的《霸王别姬》。
这无异于在班主的脖子上,架了一把刀,眼瞅着明年的今日,就将成为他的忌日。
但是很快, “破局之法”就来了。
给“虞姬”送包子的跑腿伙计大嗓儿,因为在戏班多看了一会儿热闹,穿上霸王服唱了两句词。
阴差阳错的,被乔装打扮后,还不懂戏剧的洪大帅认成了金啸天。
而且,这位“老土”的洪大帅跟一身包子味儿的大嗓儿还是老乡,脾气也对胃口。
所以他点名五庆班班主,要让大嗓儿上台表演。
就这样,本来 给戏班名角儿提鞋都不配的包子铺伙计,摇身一变就成了 “关系户”。
穿上霸王服,扮上霸王装,上了戏台表演了一出笑话百出的《霸王别姬》。
最讽刺的,就是 戏台下观众的态度。
这位“假霸王”出场方式错了,词也唱的不对。
但就因为被围在最中央的洪大帅欣赏,其余人就得跟着拍手鼓掌。
这样的自欺欺人,简直就是在打戏班的脸,在侮辱老祖宗传下来的经典戏剧。
可是戏班的人为了在洪大帅手下活命,却不得不忍着屈辱,配合不着调的大嗓儿完成演出。
在戏外,在座的各位可不就是 台下那些迎合领导的观众,以及 戏班里的软弱之辈,谁也笑话不了谁。
而影片里,看似 最大的“败笔”,就是六姨太思玥。
陈佩斯安排这个角色,输出了不少 荤段子,被人骂 低俗,上不了台面。
但其实,看懂了这个角色才明白, 她正是金啸天后期“崛起”的关键人物。
金啸天转变的“动机”
如果说翠萍的离去,让金啸天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那思玥这个 “戏痴”,作为 《霸王别姬》的“脑残粉”,对金啸天无私的贡献,则让他 重新找回了自信。
一通翻云覆雨之后,他决定不辜负思玥,好好的唱完一出《霸王别姬》,然后跟她私奔到天涯海角。
结果,他却发现,戏班不知道从哪找来了个“阿猫阿狗”,顶替他当上了“楚霸王”。
并且那个 完全不懂戏、不懂“楚霸王”的洪大帅, 不仅 用权势压人。
还妄图对着《霸王别姬》的情节指手画脚,让自刎的“楚霸王”活,反让刘邦去上吊。
他作为名角儿,虽然有一时的堕落,可这么多年的 傲气还在,绝对无法容忍有人毁掉一出好戏。
所以,那个开头不堪重用的金啸天,后期才会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他一登台观众就明白,什么才叫 当之无愧的“楚霸王”。
这一情节在本人看来,也隐喻着 陈佩斯在经历低谷后,仍然是那个 打不倒的“小品之王”。
《戏台》最后的 “彩蛋”,也将 全剧的讽刺拉到最满。
凤小桐一跳解脱
洪大帅被打的四处逃窜,新的蓝大帅进城,而作为给洪大帅唱过戏的五庆班,自然再无活路。
饰演“虞姬”的凤小桐以 惊艳的姿色和身段成名,可在当时那个环境下, 这些却成了她最大的威胁。
所以,为了不被凌辱,为了保住自己的清白。
凤小桐效仿“虞姬”,毅然决然的跳了河。
什么强权,什么资本,根本就是 “吃人不吐骨头”!
但凤小桐的死,看似是 资本权势压迫下的“献祭”,其实正是 陈佩斯泣血的反抗。
他就是要用《戏台》告诉我们,哪怕是一死,也要留傲骨在人间。
这样,才能无愧于自己的坚持……
各位朋友有什么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参考信息源:
[1].官方媒体中国青年网《电影《戏台》:传统戏剧人最后的“死磕”》2025.07.29
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