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中国奇谭》横空出世,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打工小猪妖的牛马生活,让社畜们狠狠共情了一把。
如今电影版《浪浪山小妖怪》登场,对比短篇版,这一版里的身份设定更像平行世界,但依旧是一样的东方水墨画风,一样的妖界小牛马,一样的“小小的妖怪、有大大的梦想”。
来,展开说。
一,妖界小牛马、职场轻讽喻
电影中,咱这倒霉小猪妖,考了三年大王洞还没考上。
他的好朋友小癞蛤蟆,在大王洞拥有尊贵的编制,一枚厨房er,特别宝贝自己的体制内令牌9981。
小癞蛤蟆他二舅,则刚刚被提拔为尊贵的后厨常务副理事。
你看,和短片同一脉络的职场讽喻。
妖怪腾云驾雾、变幻莫测的怪力乱神故事中,从不考虑实际面相的物理学、力学,但短片中小猪妖面对熊教头一千支箭的指令,认真研究,说这样光秃秃的箭不行,从小乌鸦身上薅来毛做羽箭。
他实用可为的路数,却被教条主义的“上级尊严”所困、所拒绝、所惩戒,处处是对职场僵化、面子化、胡化的讽刺。
另一面,则是落地的职场牛马生活,对传奇妖怪叙述的解构。
这二者,表里互文,轻巧有意思、又厚重有讽喻。
影版《浪浪山小妖怪》,某种程度上是同构的,延续着这一脉络。
比如影片中帮小猪妖画取经人的大公鸡,妥妥的倒霉乙方。
蔫了吧唧的大公鸡,为几粒米就能咯咯哒疯狂折腰,哪里高攀得上“为五斗米折腰”。
比如小猪妖跟着小癞蛤蟆,当起了临时工,干的依旧是刷锅工作。热火朝天努力,精益求精开辟新刷法,结果惹得大王暴走“字呢,我字呢,我太爷爷的字呢”。
如果说短片中,写熊教头拒绝性能更好的箭,是对职场“面子大于里子”的批评;那么,此处小猪妖一番努力喜提死刑,在一丝命运无常的意想不到之下,依旧是对职场命令荒诞的嘲讽。
影片开局,小猪妖一脸凶神恶煞,勒索砍柴人,标准的“恶妖欺人”模式,但很快小猪妖就被小乌鸦欺负,和砍柴人一起可怜巴巴跪在一旁。
野妖怪欺负路人,有编制有后台的正统妖怪欺负野妖怪,这种权 力结构,未尝不是一笔职场讽喻。
对妖怪的叙述传统,一路是神秘主义的怪力乱神,将日常因果链条不能囊括的内容,都划归到妖的异世界中。
另一路,则是标准的以妖说人,以妖喻世。
《浪浪山小妖怪》,很显然是后者,一出职场牛马学,不是教人老老实实当牛马,而是谐谑嘲讽职场的牛马化、非人化。
二,妖界浮世绘、真假公路片
某种意义上,职场的活人微死感并未贯穿影片始终,后续故事,转向了假团队真取经,落笔于更普遍的小人物。
《浪浪山小妖怪》,歪瓜裂枣的这几位,组建了一支冒牌取经队伍。
真假取经队伍,前后脚之间,挺有几分荒诞喜感,挺经典的“真假钦差大臣结构”。
比如双狗洞大王,以假为真、以真为假。
小癞蛤蟆冒充唐僧,已经露馅得不能再漏了,双狗洞大王偏偏笃信他就是真的,将一切证据都当成障眼法。
假悟空打上门,双狗洞小妖怪们一通火辣辣点兵,列队秒变“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双狗洞大王吃假唐僧不成,水煮变搓澡,分分钟来了一通热情的泡澡服务。
这群倒霉的没眼力见儿的小妖怪们,见到真取经人,却一口咬定是赝品冒牌货。
你看,冒牌取经团这一路,很有几分黑色幽默的公路片属性。
(说起来,西游故事、奥德赛等等,都算是远祖的广义的公路片结构雏形吧?)
他们还遇到一位土老鼠精,这货哪儿也没去过,甚至听说过大名鼎鼎的孙悟空,真正让冒牌团的“虚名”落到了虚处。
老鼠说生平最怕黄鼠狼,黄鼠狼冲上去却一拳就被撩翻,整个强弱虚实真假变化,很落在“名相”之外。
如果说双狗洞在冒牌团面前当变色龙,刺杀变欢迎、蒸煮变搓澡,是在妖界大环境中和光同尘的“市场派”路数,那么老鼠精则是独门独户、独立搞研发的“功夫派”怪咖。
名与实之间,未尝不是一笔很有意思的讽刺。
再比如黄眉怪见冒牌团,双方假对假,挺有意思。
同样是身份作假,黄眉怪是倚仗庞大身份背景,为非作歹、吃童男童女,正经的佛门弟子身份,却干着比妖更邪恶的勾当。
小猪妖、小癞蛤蟆的冒牌团,冒用唐僧师徒身份,只是山野间名不见经传的小妖怪,干的却是惩奸除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大事。
一正一野,一师出有门、一冒牌无门,很经典的身份善恶错位结构。
这就是论迹而不论出身的行为论,不再是先验的身份论。
这两组妖怪,一边冒充如来,一边冒充唐僧,狭路相逢,进退拉锯。
小癞蛤蟆说“正儿八经”,黄眉怪一众妖怪连“正儿八经”这个词都听不出,这讽喻的笑点设计,名词属实有点违背基本常识。
但讽刺思路是对的,小癞蛤蟆一通胡说,小猪妖一通天花乱坠乱吹,十足十一本正经胡说,可以对应折射很多现象。
一出妖界浮世绘,众生相里见嘲讽、见谴责、见惊奇、见敬重。
三,成人童话、无名之辈的盛大理想
《浪浪山小妖怪》英文名用了Nobody,在我心中影片最动人的点,也正是无名之辈,是无名之辈也可以当大英雄。
某种意义上,职场讽喻只是引子或者说壳子,真正的核心是很燃很勇的少年热血,是我想用我喜欢的样子活着。
最后的大战关头,小野猪、小癞蛤蟆、小黄鼠狼、小大猩猩(这个称呼怎么这么奇怪),变换形状、疯狂奔跑,那般热血无畏。
影片中的笑点并不完全在我的频率上,某些时候这四个货,甚至让我生出一点“四个北京大爷嘚啵得、太吵了”的既视感,但无名小妖怪们,勇敢朝着必死的结局跑去,是“有一群伙伴比什么都浪漫”的具象化;
是“少年不肯向世界投降”的具象化;
是“小人物也有大大英雄梦”的具象化,很动人。
小猪妖原本只是想要一个编制,努力干活,结果越努力越不幸、越专业越惹祸。
终于摈弃荒诞的大王洞,转而走向“我们也可以取经啊”的冒充路数。
终于又从冒牌货,走向“如果见死不救,取经有何意”,走向了真正的取经之心、良善之义。
小癞蛤蟆,原本最宝贝自己的编制牌子9981,几次生死关头选择都很功利,但功利之心,并未泯灭他最后的良心。
从“癞蛤蟆想吃唐僧肉”,走向了“癞蛤蟆想当孩子们的大英雄”。
话痨黄鼠狼,成了只有两句台词的沙僧,社恐大猩猩,奋起反击时连自己的队友小猪一起误伤;都是歪瓜裂枣小角色,都是普普通通的无名之辈,但都热血难凉,都愿意为了我喜欢的样子粉身碎骨。
我觉得这是很美好的成人童话,所谓童话并不是王子公主幸福生活在一起,而是种种成人世界的利弊法则背后,是非黑白颠倒的秩序之下,依旧有明亮纯粹的初心。
我喜欢小妖怪们,并不是觉得反讽喜剧完成度有多高,而是喜欢这份明媚愿景。
影片最后,真大圣孙悟空给出四根毫毛,与其说那有什么妖界“医学”合理性,不如说是一种不愿暗黑的美好愿景。
小猪妖修为散尽,变成了可可爱爱的小猪仔,四位小伙伴都不曾留下名字、就茫然四散去,但那懵懵懂懂的可爱模样,依旧是暖色调的期许。
无名之辈,也可以对抗大魔王。
也可以不用蝇营狗苟,不用为一粒米折腰,不用把列阵变成欢迎。
无名之辈,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拥有美好的夏天,拥有永不褪色的浪浪山成人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