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上娱乐网 花上娱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头条 »

原创 《喜单2》前两期,冷眼看得有点疲惫

冷眼在去年发布的《2024年度综艺》和《2024年十大综艺人物》榜单中,特意提到了《喜剧之王单口季》以及其热门选手付航,赞扬他从一名小人物跃上喜剧之王的舞台。这不仅证明了喜剧赛道的新鲜血液,也体现了新人的独特视角和脱口秀节目重新焕发的生机。正因如此,冷眼对今年的《喜单2》抱有极大的期待。提前观影会上的热烈氛围让冷眼几乎按捺不住希望节目尽快上线的心情——现场笑声此起彼伏,甚至有媒体朋友在看完房主任的表演后感动至泪下。

《喜单2》毫无疑问成为了冷眼这个夏天最为期待的综艺节目之一。然而,正片播出后,冷眼的观感却未能达到预期:在提前看片会时让人眼前一亮的舞台表演,正片中却似乎失去了那份冲击力,无论是笑果还是情感的渲染都显得有些乏力。这不禁让冷眼开始反思:明明是同一部节目中的内容,为什么《喜单2》第一赛段的表现让人有些失望?

冷眼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过长的铺垫让节奏拖沓

首先,节目的前期铺垫过于冗长。尽管有一段长达70分钟的先导片,但《喜单2》的第一场舞台竟然花了30分钟才正式开始,远超去年《喜单1》的20分钟开场节奏。上一季中,节目刚开始便需要介绍IP、参赛选手,气氛组也比这一季多得多,因此《喜单2》过长的开篇显得尤为突兀。

二、真人秀内容泛滥

其次,真人秀内容的过度曝光也是一个问题。在第一期的27个舞台中,除去几个快剪过的选手,几乎每个参赛者都有真人秀环节。比如山东大妈房主任的表演完整版不到10分钟,围绕她展开的真人秀却长达20分钟——几乎是表演部分的两倍。嘻哈也有类似的情况,尽管他的表演本身很精彩,但真人秀的篇幅却让节目失去了聚焦。

如果只有几位种子选手有较长的真人秀,可能还能为节目增加层次感,但几乎每个选手都这么做,反而让观众觉得有些疲惫。比如璎宁的真人秀部分,本应以她在脱口秀圈子的历程为背景,但她的表演内容相对普通,这样的真人秀环节反而成了拖累,显得没有太多必要。

三、真人秀模式的重复性

最后,真人秀的重复性也是一个不得不提的问题。王越和嘻哈的好友关系固然令人感动,但节目总是反复提及这一点,给人一种“刚刚看过”的感觉。特别是房主任的真人秀,某些部分几乎是重复的,比如她在“良言”部分的对话,显得冗余且无趣。

节目的时长与内容失衡

更进一步来看,《喜单2》的时长与内容也存在不小的偏差。第一季的时长是4小时,纯享版2小时,包括气氛组和魔王的表演在内,共有25个舞台;而《喜单2》第一期则长达7个半小时,纯享版被切成上下两集,全长3小时13分钟,舞台数量虽然仅多了两个,却时长上增加了整整三个半小时。时长的延长并非不可以接受,特别是在综艺节目的时长普遍增加的趋势下,但问题是这些多出来的真人秀是否真正为节目带来了实质性的提升呢?从第一赛段的呈现来看,冷眼对《喜单2》的质疑是有理由的。

如何让脱口秀的真人秀更有价值?

真人秀与舞台表演的结合理应是相辅相成的,那么,什么样的真人秀才是有效的呢?冷眼认为,可以从“why”(为何做真人秀)、“when”(何时引入真人秀)和“how”(如何呈现真人秀)三个维度来进行思考。

为什么做真人秀?

脱口秀的本质就是讲述选手的生活与心路历程,这与传统综艺中需要通过真人秀来展现选手的“私人生活”有所不同。脱口秀本身就充满自我揭露,因此如果过早地加入过多的真人秀内容,反而会削弱观众对选手在舞台上表现的期待感和惊艳感。相比之下,像《脱友2》就做得相对克制,只有少数演员才有真人秀内容,且这些内容往往能为舞台表演提供更深入的背景和铺垫。

何时引入真人秀?

真人秀的时机至关重要。如果过早地暴露选手的背景和人际关系,观众反而会失去对后续剧情的兴趣。例如,第一期过早展开的选手友情线和真人秀,尤其是在“魔王挑战”环节中对友情的频繁强调,不仅让人觉得有些多余,还拉低了节目本应有的竞技性和紧张感。若能将真人秀部分适当延后,等观众对选手的情感连接逐渐建立后再加入,相信效果会更为显著。

如何呈现真人秀?

最后,真人秀的气质应该与节目本身的气质相匹配。《喜单2》的气质混乱,让冷眼感受到节目像是处于左右互搏的状态。节目本应以温情和幽默为基调,讲述小人物的奋斗与成长,但却不断通过过多的真人秀内容去制造不必要的紧张气氛,导致节目的情感温度不足,反而让人觉得力不从心。

结语

总的来说,《喜单2》的舞台表演本身依然值得肯定,但由于过多的真人秀内容压缩了舞台表现的空间,使得整体观感有所打折。冷眼相信,如果在接下来的节目中能够更加精准地调整真人秀的比例,减少无效的填充,节目定能焕发出更多的光彩,届时冷眼也期待能够看到更加精彩的呈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花上娱乐网 » 原创 《喜单2》前两期,冷眼看得有点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