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杨少华老爷子头七刚过,三儿子杨伦就住进了医院!
明明老爷子去世前,他还洋洋得意的让父亲直播带货,怎么现在父亲刚走,他就躺在床上双目呆滞,动也动不了了?
真的不孝吗?
在杨少华的几个儿子中,杨伦无疑是陪伴父亲最多的人。
作为家中老三,他主动承担起了照顾父亲的日常起居。
杨少华90多岁的高龄,生活上需要不少照料,而杨伦不仅负责父亲的饮食起居,还经常带着老爷子拍摄短视频。
视频里,父子俩有说有笑,杨伦忙前忙后地给父亲做好吃的,炖排骨、烤鸭、炸鱼,样样不落。
杨少华吃得开心,视频也吸引了不少流量,父子俩的互动让网友感到温馨。
空闲之余杨伦还利用这些视频带货,卖些食品、日用品,赚点生活费。
老爷子年纪大了还能“营业”,既能陪伴父亲又能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看似挺美。
不过杨伦的付出不可谓不多,他每天24小时陪着父亲,连请保姆做饭都被老爷子嫌弃,非要吃杨伦亲手做的鸡汤、红烧肉。
这种亲力亲为的照顾,持续了多年,旁人很难体会其中的辛苦。
然而杨少华去世后,舆论的风向却急转直下。尤其是在老爷子去世当天,杨伦发布了一条他吃淀粉肠的带货视频,引发了网友的强烈不满。
很多人指责杨伦不顾父亲的身体健康,为了赚钱让94岁的老人吃油腻食品,甚至有人直言他是“拿父亲当摇钱树”。
这些批评像潮水一样涌来,让杨伦措手不及。
为了平息争议,杨伦将之前与父亲的视频设为隐藏,但这一举动反而被解读为“心虚”。
打从那天开始网友的责骂更加激烈,有人称他是“白眼狼”,吸父亲的血来赚钱。
杨伦一边承受着失去父亲的悲痛,一边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心情可想而知。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外界的言论,如今杨伦的身体状况也亮起了红灯。
据悉他本身就有心脏病史,之前做过多次手术,装了六个支架。
父亲的去世加上网友的谩骂,让他情绪崩溃,最终住进了医院。
探望视频中的杨伦让人几乎认不出来:他鼻子上插着氧气管,手臂上扎着留置针,脸庞瘦得脱了相,眼袋深得吓人,胡子拉碴,眼神空洞,像是被抽空了力气。
曾经在视频里意气风发、跑前跑后照顾父亲的杨伦,如今看起来像老了十岁,憔悴得让人心酸。
可一些网友看到他这副模样,依然冷嘲热讽,认为他在“演戏”,甚至说“摇钱树没了,他当然受打击”。
但也有少数人为他鸣不平,觉得他照顾90多岁的老人这么多年,已经尽了最大的孝心,旁人没资格指手画脚。
不过相比起杨伦的悲痛欲绝,老幺杨议的状态可就没这么糟糕了。
假演戏还是真释怀?
杨少华的葬礼上,杨议悲痛欲绝,甚至一度晕倒,被人抬出灵堂。
然而仅仅几天后,他便调整了状态,重新开始直播,谈笑风生,看不出太多悲伤的痕迹。
在探望杨伦的医院视频中,杨议坐在沙发上,一边安慰哥哥,一边吃着水果,嘴里几乎没停过。
网友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觉得他“嘴闲不住”,不像刚失去父亲的样子,甚至批评他过于轻松。
不过对于这个质疑,杨议在之前的直播中也进行过回应,在他看来,父亲94岁无病无灾,睡一觉就走了,其实算得上喜丧。
除此以外杨议还透露,父亲生前闲不住,喜欢参加活动,比如去世当天的剪彩仪式,也是老爷子自己想去的。
对于外界的指责,他直言不讳,说不管父亲吃没吃淀粉肠,到了这个岁数,时间到了就该走了。
而在探望杨伦时,杨议也在尽力宽慰哥哥,呼吁网友停止对杨伦的网络暴力。
虽然他吃水果的行为被网友吐槽,但也有人认为这恰恰说明兄弟间关系亲近,杨议可能是不想在哥哥面前表现得太沉重,才故意轻松一些。
但从两人的反应来看,其实并不能说明他们对老爷子不孝,因为杨少华在他们小的时候,付出的实在是太多了。
晚年父子情
杨少华的晚年生活可以说是相当滋润,他94岁高龄,依然精神矍铄,喝酒吃肉不忌口,和其他高龄老人相比,生活态度格外豁达。
而儿子们从不限制他的饮食,桌上常摆着大鱼大肉,鸡汤、烤鸭样样有。
杨伦尤其用心,每天变着花样给父亲做好吃的,端水洗脚、擦脸聊天,事无巨细。
杨少华也乐在其中,喜欢和儿子们一起拍视频,享受天伦之乐。
杨伦曾说,父亲爱吃他做的饭,保姆做的都不行,这种亲密的父子关系,外人很难完全理解。
其实杨少华年轻时生活并不容易,他要养育四个儿子和一个养子,付出了无数心血。
好在儿子们都孝顺,晚年的他过得顺遂安稳。
杨伦作为主要照顾者,承担了最多的责任,其他兄弟也有自己的事业,但都尽力孝敬父亲。
而杨少华的知名度也给儿子们带来了机会,他们通过短视频和带货改善生活,这本是两全其美的事。
然而外界却对这种“利用”父亲的行为颇有微词,网友们只看到了杨伦带父亲拍视频、带货赚钱的一面,却忽略了他背后的付出。
照顾一个90多岁的老人,饮食起居、情绪照料,哪一件不是费心费力?
杨少华能活到94岁,身体硬朗、心情愉悦,离不开儿子们的用心。这些误解,让杨伦的付出被蒙上了阴影。
一些人基于片面的信息,对他口诛笔伐,指责他不顾父亲健康,甚至将父亲的去世归咎于他。
这种单方面的批评,不仅伤害了杨伦,也让整个家庭承受了额外的压力。
网络暴力看似是几句评论,却可能成为压垮一个人的最后一根稻草。